[发明专利]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及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6568.2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嫣;张雁;郑椒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B32B7/08;B32B7/12;B32B9/02;B32B9/04;B32B13/04;B32B33/00;B32B37/06;B32B3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秸 石膏板 复合 墙体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基材,尤其涉及一种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玉米秸秆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秸秆燃烧做肥料还田
2、用作生产食用菌的原料
3、用作生产沼气、乙醇等能源的原料
4、做饲料
但是,目前,秸秆的使用并不充分,大量玉米秸秆被浪费掉,在农田一把火燃烧,产生雾霾,污染空气质量,易引发火灾和引发交通事故,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建筑中使用最频繁的非承重结构的墙体是砖块墙体,浪费土地资源,破坏耕地。
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是以麦秸墙体板为厚芯板、硬石膏板为表板,经连接件结合或粘接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保温墙体。麦秸墙体板可以作为岩棉、玻璃棉等替代产品,用于墙体保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包括一块麦秸墙体板、两块硬石膏板,其特征在于:一块麦秸墙体板两面固定连接两块硬石膏板,所述的麦秸墙体板与硬石膏板之间由螺栓或石膏胶粘剂组合成。
所述硬石膏板,其厚度为15~25mm。所述麦秸墙体板,其长宽尺寸为1220 mm ×2440 mm,厚度为50~150mm。
所述石膏粘结剂为石膏-水泥-火山灰-微细硅石粉复合粘结剂。
一种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的制作方法,包括麦秸的处理和麦秸墙体板的制作,其特征在于:所述麦秸的处理是将收集的麦秸原材料去除杂余的麦粒,并截断成长40-50mm的秸杆;所述麦秸墙体板的制作方法:首先用鼓式旋转干燥机干燥秸秆,然后筛分、涂胶、铺装、热压后形成板胚,最后按照标准尺寸对麦秸墙体板进行裁边,并对形成的产品进行干燥养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作的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具有重量轻、原料广、价格低、保温或隔热性能好耐湿等性能,可作为建筑内、外墙使用。本发明利用了麦秸本身的部分空腔,轻质、保温、吸音等优良性能,因此是很好的新型保温墙体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包括一块麦秸墙体板2、两块硬石膏板1,一块麦秸墙体板2两面固定连接两块硬石膏板1,麦秸墙体板2与硬石膏板1之间由螺栓或石膏胶粘剂组合成。
硬石膏板1,其厚度为15~25mm。麦秸墙体板2,其长宽尺寸为1220 mm ×2440 mm,厚度为50~150mm。石膏粘结剂为石膏-水泥-火山灰-微细硅石粉复合粘结剂。既具有石膏粘结剂快速硬化速度,又具有与硅酸盐水泥一样的耐水性、低的蠕变性和长的使用寿命。
进行麦秸墙体保温材料与硬石膏板的复合中,比较了不同连接方式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经测试表明:就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的静曲强度而言,螺栓连接件结合的比螺钉连接件结合的高1.90倍,就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的弹性模量而言,螺栓连接件结合的比螺钉连接件结合的高1.22倍。
实施例1,麦秸墙体板与两块石膏板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可由工厂预制
实施例2,麦秸墙体板与两块石膏板的连接,运输至建筑工地现场加工。工厂制作成麦秸墙体板,预留螺栓的孔洞,待运输至工地现场时,用螺栓连接麦秸墙体板与硬石膏板。
实施例3,麦秸墙体板与两块石膏板的连接,采用石膏粘接剂,由工厂直接制作,运输至施工现场。
用电子显微镜研究石膏-水泥-火山灰-微细硅石粉结构发现,在石膏结晶之间,填充有相互交错的纤维状水化硅酸盐,提高了粘结剂的耐水性。此种高耐水性复合型石膏粘结剂抗压强度为22-29Mpa,塑性系数为0.85-0.92。
一种麦秸硬石膏板复合墙体的制作方法,包括麦秸的处理和麦秸墙体板的制作,麦秸的处理过程主要是麦秸原材料的收集,去除杂余的麦粒,截断(长40-50mm),麦秸墙体板的制作方法是,用鼓式旋转干燥机干燥秸秆,筛分,涂胶(木材胶粘剂和石蜡防水剂),铺装,热压,形成板胚,按照标准尺寸对麦秸墙体板进行裁边,对形成的产品进行干燥养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65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