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分离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216139.5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华;张劲松;宋晓霞;陈明杰;杨瑞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魏峯 |
地址: | 2011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耳中 伴生 菌炭角菌 分离 纯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菌分离纯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西藏一种黑耳Exidia sp.真菌是木耳科Auriculariaceae中的一种珍惜可食用的野生物种。因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广受当地百姓喜爱,目前在西藏,此种珍惜黑耳每公斤售价达到3800元/公斤,且供不应求。因此研究此种黑耳的人工栽培成为一个亟需的热门研究工作。
目前研究发现炭角菌是黑耳中的一种伴生菌,因此,如何得到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获知炭角菌和黑耳的关系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分离纯化方法,该方法分离纯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有效从黑耳中得到炭角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一种黑耳中伴生菌炭角菌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
于蔷薇科植物林中,采集有黑耳子实体发生的枝条,对黑耳子实体表面进行消毒,随后放置于灭菌后的纯净水中清洗,取子实体组织块放置于培养基中,避光培养,得到黑耳的伴生菌,即炭角菌;其中,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0g、氯化钙0.05g、硫酸镁0.15g、氯化钠0.025g、磷酸氢二钾0.25g、1%氯化铁溶液1.2ml、琼脂20g、维生素B1100mg、麦芽汁10g、牛肉膏5g、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6。
所述消毒具体为放置于84消毒液中消毒2min。
所述避光培养温度为18-23℃,时间为3-5天。
所述得到的炭角菌通过ITS序列测序验证。
有益效果
本发明分离纯化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有效从黑耳中得到炭角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野生黑耳的子实体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1)黑耳子实体的采集
于蔷薇科植物林中,将有黑耳Exidia sp.真菌子实体发生的枝条采集后,放置于透气的篮子中,室备用。
(2)对黑耳子实体表面进行消毒,去除杂菌
将野生黑耳子实体放置于84消毒液中消毒2min,后取出放置于灭菌后的纯净水中1min,用灭菌的吸水纸把子实体上的水清洗干净;
(3)用镊子取子实体组织块,放置于事先配制并灭菌的培养基中,置于18-23℃无光照温室中培养3-5天,得到炭角菌;其中,培养基的组成为葡萄糖20g、氯化钙0.05g、硫酸镁0.15g、氯化钠0.025g、磷酸氢二钾0.25g、1%氯化铁溶液1.2ml、琼脂20g、维生素B1100mg、麦芽汁10g、牛肉膏5g、蒸馏水1000ml,调节pH至6。
(4)菌种的鉴定
对获得的菌种进行ITS序列测序,再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发现所测序列与炭角菌序列相似度达96%以上,则判定此菌为炭角菌,而非黑耳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61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动力电池箱用下箱体
- 下一篇:一种电池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