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线缆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215856.6 | 申请日: | 2016-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政国;贾健佳;邹海鸥;齐刚;张丽红;庞凯;邱绍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特恩驰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11/02;H01B11/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93 | 代理人: | 韩凤 |
| 地址: | 2156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线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线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线缆。
背景技术
随着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人们不断加深对电线电缆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对电线电缆防火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数据线缆均采用双绞线结构,铜导体或其他合金导体作为传输载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发泡PE绝缘,成缆时用PE骨架填充,护套采用特殊阻燃性能PVC或特殊阻燃性能低烟雾无卤素(LSOH)材料。
当前市场上的线缆在做IEC 60332-3-24着火条件下电缆的通用试验方法:多根成束电缆垂直火焰燃烧测试--C类或GB/T 18380.35电缆或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垂直安装的成束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C类均不能有效的通过。
故,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线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很高的防火性能的阻燃线缆。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线缆,其包括:护套、位于护套内部的多个对绞线、以及位于护套中心的填充绳;所述护套包括由聚氯乙烯制成或低烟无卤材料制成的外护套、与该外护套邻接设置的阻燃层、以及与该阻燃层邻接设置的第一包覆层;每个对绞线均包括:第一绝缘体、位于该第一绝缘体内的第一铜导体、与该第一绝缘体对绞的第二绝缘体、以及位于该第二绝缘体内的第二铜导体。
优选地,所述多个对绞线设有两排,第一排对绞线紧挨所述护套的内壁,第二排对绞线挨着第一排对绞线,所述填充绳位于第二排绞线的中心。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对绞线设有16个,第二排对胶线设有9个。
优选地,所述护套还包括位于所述阻燃层和第一包覆层之间的第二屏蔽层、以及位于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的地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燃线缆,其包括:护套、以及位于护套内部的至少十个对绞线;所述护套包括由聚氯乙烯制成或低烟无卤材料制成的外护套、与该外护套邻接设置的阻燃层、与该阻燃层邻接设置的第一包覆层;每个对绞线包括:第一绝缘体、位于该第一绝缘体内的第一铜导体、与该第一绝缘体对绞的第二绝缘体、以及位于该第二绝缘体内的第二铜导体。
优选地,所述护套还包括位于所述阻燃层和第一包覆层之间的第二屏蔽层、以及位于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的地线。
优选地,所述对绞线设有25个。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阻燃线缆,其包括:护套、以及位于护套内部的四个子单位,所述护套包括由聚氯乙烯制成或低烟无卤材料制成的外护套、与该外护套邻接设置的阻燃层、与该阻燃层邻接设置的第一包覆层;每个子单位外部均由标识带绞结,每个子单位内部设有多个对绞线,每个对绞线包括:第一绝缘体、位于该第一绝缘体内的第一铜导体、与该第一绝缘体对绞的第二绝缘体、以及位于该第二绝缘体内的第二铜导体。
优选地,所述护套还包括位于所述阻燃层和第一包覆层之间的第二屏蔽层、以及位于第一包覆层和第二屏蔽层之间的地线。
优选地,所述对绞线设有25个。
本发明线缆包覆或编织一层特殊阻燃材料,护套用特殊阻燃性能PVC或特殊阻燃性能LSOH,使得数据线缆在阻燃上具有很高的防火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线缆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缆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线缆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线缆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线缆的第九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十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十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十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十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线缆的第十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阻燃线缆,可以用于作为局域网布线系统的传输网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特恩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特恩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5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