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膜片弹簧电伺服强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14481.1 | 申请日: | 2016-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7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江汉飞;李筱隆;卢兆江;张煜恒;刘欣;李欣;姜伯冬;王璘阳;张运;王旭;李国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5/00 | 分类号: | B21F3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白冬冬 |
地址: | 130103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膜片 弹簧 伺服 强压 | ||
1.一种膜片弹簧电伺服强压机,其特征在于:强压机(12)的下面为变速箱,上面为开窗式结构;在开窗式结构上梁上通过上支架(5)安装有强压上模板(6),在强压上模板(6)上安装有强压上模(7);在开窗式结构下梁上固定安装有导向套(13)和变速箱(14),丝杠(11)连接在变速箱(14)上,变速箱(14)连接在伺服电机(15)上,在导向套(13)内插有导向杆(10),导向杆(10)上端固定安装有强压下模板(9),强压下模板(9)上安装有强压下模(8),强压下模(8)与强压上模(7)对应;
在电控箱(2)面板上有触摸屏(1)、按钮站(3)和伺服电机驱动器(4),电路是由主控芯片、滤波模块、直流电源、触摸屏电路、功率滤波模块、伺服变压器电路、伺服驱动器电路、伺服电机电路、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和位移传感器电路构成;
主控芯片:采用欧姆龙公司生产的CP1H40Y芯片;
滤波模块:引脚U、N分别与电感L1、电感L2首端连接,电感L1、电感L2尾端分别与电感L3、电感L4首端连接,电阻R1与电容C2并联连接,并且电阻R1和电容C2的两端均分别与电感L1、电感L2的尾端连接,电容C3与电容C4串联,并且两端与电感L1、电感L2的尾端连接,电容C3与电容C4的连接节点与地连接,电感L3、电感L4的尾端分别为U0、N0输出交流220V;电容C1两端分别连接引脚U、N;
直流电源:引脚U、N为交流220V输入端分别与滤波模块U0、N0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块交流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块直流输出端直流正端经保险丝FU1与集成块LM317 引脚1连接,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块直流输出端直流正端经电容C1与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块直流输出端直流负端相连接;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组成的整流桥块直流输出端直流负端与地相连接;集成块LM317 引脚3经电容C3与地相连接,集成块LM317 引脚2与二极管D5的正极相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与集成块LM317 引脚1相连接,电阻R1与电位计RP1固定端串联连接,并且通过电阻R1的一端与集成块LM317 的引脚2连接,电位计RP1可调端与集成块LM317 引脚3相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与集成块LM317 引脚3相连接,二极管D6的负极与集成块LM317 引脚2相连接,电容C2并联在集成块LM317 引脚2和地之间;主控芯片的V+、V—为直流电源24V输入引脚,分别与直流电源24V的+、-端相连接;
触摸屏电路:V+ 、V- 、PE为触摸屏电源接口,分别与直流电源+、-、地相连接,CN1为触摸屏数据接口由专用电缆与主控芯片RS232接口相连接;
功率滤波模块:三项电源输入接口为U、V、W输入端,电阻R1、电容C1、电阻R2、电容C2、电阻R3、电容C3一端相连,电阻R1、电容C1首端并联在U上,电阻R2、电容C2首端并联在V上,电阻R3、电容C3首端并联在W上,电感L1、电感L2、电感L3首端分别与U、V、W相连,电感L1、电感L2、电感L3尾端分别与电感L4、电感L5、电感L6首端相连接,电容C4、电容C5、电容C6一端并联接地,另一端分别接与电感L4、电感L5、电感L6的首端;
伺服变压器电路:引脚U、V、W分别与功率滤波模块的引脚U1、V1、W1相连接;变压器T的引脚U1、V1、W1分别与伺服驱动器电路的引脚R、S、T相连;
伺服驱动器电路:接口CN1中A、/A、B、/B、Z、/Z为伺服电机旋转信号端,依次与主控芯片中A0+、A0-、B0+、B0- 、Z0+、Z0-相连接,CN1的接口CCW+、CCW-、CW+、CW-为伺服电机选择方向信号端,并且依次与主控芯片的CCW0+、CCW0-、CW0+、CW0- 分别连接;
伺服电机电路:接口CN1的引脚U、V、W依次与伺服驱动器电路中的引脚U、V、W相连接,伺服电机接地脚FG与地相连接;接口CN2通过专用电缆与伺服驱动器电路中的CN2编码器接口相连接;
输入模块:引脚1—10为输入信号,OP1—OP10为光电耦合器,引脚1—10输入信号经OP1—OP10光电耦合器输出到输入模块的I1—I10端口,I1—I10 端口依次与主控芯片输入端口I0.0—I1.1相连接,+24V与直流电源+相连接;
输出模块:O1—O9为输出模块的输入控制端,O1—O9依次与主控芯片Y0.0—Y1.0相连接,KA1—KA9为输出继电器,Y0.0—Y1.0信号输入经KA1—KA9输出到1—9信号输出端,+24V与直流电源+相连接;
位移传感器电路:CN1是信号输出接口,其中V+、V-、P0为信号引出端子分别与主控芯片A/D扩展接口中V+、V-、P0对应点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144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