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静脉产业园系统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9325.6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王子悦;唐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汇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1D5/06;C05D1/02;C12P5/02;C02F11/04;C02F11/12;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10003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静脉 产业园 系统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城市静脉产业园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垃圾分选
分选城市生活垃圾,所述城市生活垃圾包括生物质类垃圾和化石类垃圾,从所述城市生活垃圾中分拣出建筑垃圾和旧家电;
B)、生物质分离处理
对经过步骤A)分选后的城市生活垃圾经过破袋、干湿分离后,形成干垃圾和湿垃圾;
C)、城市垃圾能源转化
C1)、将步骤B)中的湿垃圾与污泥通过厌氧消化形成沼气、含氮滤液和生物碳土;将所述沼气通过沼气提纯技术形成天然气,供天然气汽车使用;将所述含氮滤液通过含氮消化液净化技术形成再生水和生物碳土;所述再生水和生物碳土用于盆栽育树;
C2)、将步骤A)中分拣出的建筑垃圾、旧家电和步骤B)中的干垃圾通过破碎、拆解、分选/分离,获得再生能源和再生材料,所述再生能源通过垃圾衍生燃料制备技术获得燃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静脉产业园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厌氧消化包括如下步骤:
C111)、将污泥通过输送装置进入污泥接收仓后通过进行热水解系统热水解;
C112)、将步骤B)中形成的湿垃圾通过输送装置进入湿垃圾接收仓;
C113)、湿垃圾和热水解后的污泥通过进料装置送入混合罐混合后流入换热器中,与循环水进行间接换热;
C114)、换热后的循环水回流至热水解系统,作为热源为污泥接收仓的污泥的热水解提供热量,换热冷却后的湿垃圾和污泥混合流体进入厌氧消化罐,进行厌氧消化反应;
C115)、厌氧消化反应产生的沼气进入沼气提纯系统进行沼气提纯;厌氧消化反应形成的沼液进入脱水机脱水,对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形成生物碳土;滤液为含氮滤液,所述含氮滤液进入脱水滤液池后进入含氮消化液净化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静脉产业园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中的沼气提纯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C121)、步骤B)中的湿垃圾与污泥通过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通过输送管路进入储气柜;
C122)、储气柜内存储的沼气依次通过增压、缓冲、过滤、脱硫、脱水、脱碳、脱氮、脱卤化物、脱氮氧化物后形成天然气,所述天然气增压后进入天然气贮存装置;
C123)、将贮存装置内的天然气输送到加气柱或加气站,供天然气汽车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静脉产业园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中的含氮消化液净化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C131)、步骤C1)中的含氮滤液通过输送装置进入存储池存储;
C132)、存储池存储的含氮滤液通过输送装置进入亚消化反应器进行脱氮后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行二次脱氮;
C133)、脱氮后的滤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污泥沉淀,形成污泥和清液;
C134)、沉淀的污泥进入脱水机房,脱水后的污泥经过干化处理后形成生物碳土,清液通过滤膜过滤后形成再生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静脉产业园系统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中的再生水和生物碳土用于盆栽育树包括如下步骤:
C141)、取45-55重量份的步骤C1)形成的生物碳土并粉碎后过0.1-2mm的筛,得到生物碳土主料;
C142)、取15-25重量份的浮石或15-25重量份的沸石并粉碎后过0.1-1mm的筛;取25-40重量份的膨润土并粉碎后过0.1-0.5mm的筛;将粉碎过筛的浮石或沸石与粉碎过筛的膨润土混合作为辅料;
C143)、将主料与辅料混合后加入20-30重量份步骤C1)形成的再生水搅拌形成混合物;
C144)、用造粒机将步骤C143)形成的混合物制成直径为3-6mm的颗粒状生物碳土土壤改良剂;
C145)、将步骤C144)形成的颗粒状生物碳土土壤改良剂加入土壤中改良土质,并施以再生水淋浴浇灌,进行盆栽育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汇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汇园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932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连续生产用通风管道
- 下一篇:一种烧结烟气捕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