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水性泡沫混凝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7725.3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郑胜利;孙根生;陈新阳;秦建禄;李科;樊双双;李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华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任海玲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性 泡沫混凝土 重量份数 发泡剂 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泡沫混凝土结构 防腐剂 减水剂 膨化剂 起泡剂 塑化剂 稳泡剂 絮凝剂 增稠剂 连孔 疏松 透水 水泥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性泡沫混凝土。所述透水性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泥160‑420份,发泡剂0.2‑0.4份,减水剂2‑5份,膨化剂1‑5份,塑化剂1‑5份和水90‑150份。所述的发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起泡剂200‑260份,稳泡剂20‑30份,絮凝剂3‑8份,增稠剂1‑2份,防腐剂1.5‑2.5份和水420‑480份。本发明透水性泡沫混凝土结构疏松,不滋腻,连孔效果好,具有较高的透水特性,同时又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提高了产品的耐久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水性泡沫混凝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路面大雨过后,对于给排水是一个大大的压力,往往出现城市海洋的景观,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城市市政管网越来越复杂,排水不够及时,排水效果也差。近年来,泡沫混凝土在城市给排水中越来越受欢迎,泡沫混凝土是通过发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保温材料,这种材料的内部结构是大量的孔,孔与孔之间相互连通,雨水下落到材料上,既可以起到快速吸收的效果,同时由于其连孔率高、透水性好,又能及时达到透水、排水的目的。但是,正是由于透水性泡沫混凝土连孔率高,导致孔壁之间连接不紧密,混凝土强度往往较低。
中国专利CN102503284B公开了一种泡沫混凝土,由以下原料按照重量份混合而成:水泥 200~300份,细沙250~850份,发泡剂 20~40 份,补偿剂 10~20份。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轻质、美观。由于泡沫混凝土中存在大量封闭孔隙,使其容重为 500~1200kg/m3,泡沫混凝土是现场浇捣、整体成型、质轻体硬、与基层紧密相连,大大提高了隔热层的承重能力,可将原来架空隔热屋面变成美观、平整和实用的园林或文娱场地等,扩大建筑物的使用空间。但是,该专利泡沫混凝土仅适用于屋顶等防水要求高的场合,对防水性要求高,导致其透水性差,不适用于城市给排水工程。
中国专利CN102674764A公开了一种人行道用高储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由胶凝材料、多孔骨料、水、减水剂、可再分散乳胶粉和发泡剂组成;本发明方法是将多孔骨料破碎、分级后,进行预湿处理,再加入胶凝材料、减水剂、可再分散乳胶粉、水搅匀。然后加入泡沫并搅拌均匀,现场浇注到人行道上制备出人行道用高储水混凝土。但是,上述专利混凝土结构致密、滋腻,闭孔率高,连孔效果差,透水、排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水性泡沫混凝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水性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水泥160-420份,发泡剂0.2-0.4份,减水剂2-5份,膨化剂1-5份,塑化剂1-5份和水90-150份;所述的发泡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起泡剂200-260份,稳泡剂20-30份,絮凝剂3-8份,增稠剂1-2份,防腐剂1.5-2.5份和水420-480份。
优选地,所述透水性泡沫混凝土水灰比为0.36-0.56。
优选地,所述的水泥为PO42.5级水泥或者PO325级水泥。
优选地,所述起泡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或者十二烷基硫酸钠;所述稳泡剂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所述絮凝剂为聚氧化乙烯或者聚丙烯酰胺;所述增稠剂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或者乳胶粉。
优选地,所述发泡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釜内先加入水,再加起泡剂,加热至30-60℃,搅拌均匀,形成发泡液;
(2)向步骤(1)反应釜内部加入稳泡剂,搅拌均匀,然后再依次加入絮凝剂、防腐剂和增稠剂,搅拌均匀,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华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华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77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包包壁用无碳机压砖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泡沫混凝土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