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及通信自动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4423.0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鹏;金晶龙;陈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特种电源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384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 蓄电池 供电 通信 自动 切换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及通信自动切换方法,该方法设有控制系统电路组成包括防倒灌电路、输出切换控制电路、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切换检测及控制电路、锂离子电池组保护电路、电源电路、与外部充电器通信用电量计及其切换电路和与主机通信用电量计电路。本发明包括的控制电路集电池保护功能、电量计功能、供电切换功能、通信切换等功能于一身,集成度高、兼容性好、占用空间小;能够实现电池组电流过大保护、短路保护、低压保护及过充保护。该方法不仅保证了系统为用电设备不间断供电,更保证了外部供电设备不存在时电路自动控制的安全性;其电路设计安全可靠,功耗小、效率高、成本低,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组应用系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及通信自动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的用电设备均采用外部供电设备和备用电源双路供电,以防止外部供电设备突然断电造成损失;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用电设备的备用电源。实际应用中,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求接入电池组充电器时能够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并且用电设备和充电器都需要通过与电池组通信而实现实时监控电池组电量。
现有电源的无缝切换方法主要实现了外部供电设备断电时,电池组能够给用电设备供电,而忽略了电池组在给用电设备供电时电池组的电压会加在外部供电设备输出端,故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和不必要的电量消耗。
不间断供电系统中外部供电设备的输出直接对电池组进行充电,这会导致外部供电设备一直存在时,电池组一直处于浮充状态,故此会降低电池组的寿命;当外部供电设备不存在时,电池组与充电器进行通信的接口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亦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一种自带保护和电量计功能的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及通信自动切换方法,将是该领域技术人员亟待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性能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应用效果显著的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及通信自动切换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蓄电池组供电及通信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实施步骤如下:
首先,设有控制系统电路组成包括防倒灌电路、输出切换控制电路、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切换检测及控制电路、锂离子电池组保护电路、电源电路、与外部充电器通信用电量计及其切换电路和与主机通信用电量计电路;
设有外部供电设备通过防倒灌电路、输出切换控制电路与用电设备连接;四串锂离子蓄电池组通过输出切换控制电路与用电设备连接的同时与电源电路连接,且电源电路分别与输出切换控制电路、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切换检测及控制电路、与主机通信用电量计、与外部充电器通信用电量计及其切换电路连接;锂离子电池组保护电路与四串锂离子蓄电池组连接;主机充电器及外部充电器与充电切换控制电路连接,与主机通信用电量计连接主机充电器,与外部充电器通信用电量计及其切换电路连接外部充电器;
所述防倒灌电路由理想二极管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分别与外部供电设备、切换检测及控制电路和输出切换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输出切换控制电路由P沟道功率MOS管、N沟道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分别与电源电路、防倒灌电路、四串锂离子蓄电池组、切换检测及控制电路和用电设备连接;
所述充电切换控制电路由P沟道功率MOS管、N沟道开关MOS管及其外围电路构成,分别与电源电路、四串锂离子蓄电池组、切换检测及控制电路、主机充电器及外部充电器连接;
所述切换检测及控制电路由双路比较器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分别与电源电路、输出切换控制电路、充电切换控制电路和与外部充电器通信用电量计及其切换电路连接;
所述锂离子电池组保护电路由电池组保护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分别与电池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特种电源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特种电源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44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布废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有机氨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