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脉宽系数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2704.2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6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统义;殷骏;谢芝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50 | 分类号: | H02J3/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金宇平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自动 电压 控制系统 系数 计算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电厂自动电压控制(AVC)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脉宽系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接收到调度主站的调控指令后,通过一定的分配策略,将调控目标分配到各台机组形成机组的无功目标,但却不能直接调控机组,而是通过控制机组的AVR来间接控制机组的无功出力,这个方法需要将无功目标对应的无功增量转换成AVR可以识别的增磁或减磁脉冲信号,此时就涉及本专利所关注的机组脉宽系数,即将无功增量转换为脉冲信号的系数。
目前大部分厂家的类似产品对于脉宽系数大多采用进行机组脉宽系数试验的方法来获取,之后再设置到系统中。机组脉宽系数试验一般在系统投运前对每台机组的AVR输出一定长度的增磁或减磁脉宽(脉冲信号),并观察机组无功的变化量,来计算出机组每单位无功变化所对应的脉宽长度。但人为的脉宽系数试验所进行的次数是有限的,且数据的获取大多人为观察和手动计算,所以计算出的系数在精度上损失很多。另外机组的脉宽系数在机组处于不同状态,或是AVR检修更换时也不尽相同,一次的试验是不够的,可是频繁做这种试验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这种人为试验的方法存在很多弊端。(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火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脉宽系数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火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脉宽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向机组输出调控指令后,将调控指令的相关信息保存;
S2、在下一调节周期到达之前,获取机组实时信息,并统计输出调控指令时无功变化量最大的实时无功,并将统计结果以及对应的调控指令作为最新的一组调控样本保存;
S3、预设阈值N;
S4、根据保存的最新的N组调控样本计算脉宽系数。
优选地,步骤S2中,如果机组存在增磁闭锁或减磁闭锁的情况,则直接丢弃该机组上一次保存的调控指令相关信息。
优选地,步骤S4中,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根据保存的最新的N组调控样本计算脉宽系数。
优选地,步骤S4中:首先将N组调控样本中的脉宽长度相加,再将N组调控样本中的无功变化量的绝对值相加,两者相除获得脉宽系数。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S5、设置浮差值;
S6、将最新获得的脉宽系数与上一次获得的脉宽系数求取差值,并将差值绝对值与浮差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对最新获得的脉宽系数进行调整。
优选地,步骤S6中,如果差值大于浮差值,则调整后的脉宽系数等于上一次获得的脉宽系数与浮差值之和或差。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
S7、设置脉宽系数最大值和脉宽系数最小值;
S8、根据脉宽系数分别与脉宽系数最大值和脉宽系数最小值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对脉宽系数进行限值并更新。
优选地,步骤S8中,当脉宽系数大于脉宽系数最大值,则将脉宽系数更新为脉宽系数最大值并保存;当脉宽系数小于脉宽系数最小值,则将脉宽系数更新为脉宽系数最小值并保存。
本发明中,通过保存调控指令,便于统计实时数据是对调控指令的相关信息如脉宽长度的直接调用;然后,通过大量的样本的平均计算获得脉宽系数,将有效地提高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实际调控时的速度和精度,避免了人为试验时可能出现的误差以及多次试验带来的麻烦。
本发明中,机组投入运行过程中根据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向机组发出的每次调控指令,自动的实时的计算并更新机组的脉宽系数,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弊端,有利于提高脉宽系数的计算精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火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脉宽系数的计算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火电厂自动电压控制系统脉宽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向机组输出调控指令后,将调控指令的相关信息保存。
调控指令的相关信息中包含脉冲信号即对机组的励磁调节器(AVR)输出的增磁脉宽或减磁脉宽,脉冲信号中可直接获得脉宽长度。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保存调控指令,便于统计实时数据是对调控指令的相关信息如脉宽长度的直接调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立卓智能电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202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