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斜视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747.X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杨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3/08 | 分类号: | A61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10073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量板 测量装置 坐标点 原点 测量支架 视线 斜视度 坐标板 定标 通孔 观察 测量 偏转 测试 几何中心 挡板 观察孔 可启闭 竖直面 摆动 贯穿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视度测量装置,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和坐标部,测量部包括测量支架,测量支架的顶部设有测量板,测量板开设有观察通孔,观察通孔设有可启闭的挡板;测量板上通过活动副贯穿设置有定标筒,定标筒能够以活动副作为支点旋转和摆动;坐标部包括坐标板,测量板与坐标板之间形成一个坐标场——坐标场以测量板的几何中心为原点,以水平面为xy平面,以竖直面为xz平面,坐标点相对于原点的偏转角度为已知。本发明利用测量板上的视线筒,使测试者可以通过观察孔然后经过视线筒的引导更为准确地观察坐标场内的若干坐标点,保证测试者在看向坐标点时视线更为集中,防止了周围多种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眼科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斜视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斜视是眼科常见疾病,获得准确的斜视度数,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斜视度测量方法主要我角膜映光法,角膜映光法作为检查固视状态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中应用很广泛,该方法是利用被检眼角膜映光点(Purkingjesanson 1像)于角膜中心的相对位置关系间接检测固视状态的客观方法。该法客观、简便、快速易行、重复性好、对被检者配合要求低,具有独到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专利CN1836625A公开了一种斜视度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其包括头部固定装置、眼摄像机、系统定标装置、注视目标、光源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利用眼摄像机捕捉光源在人眼睛角膜上形成的普尔钦斑点的位置,然后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得出眼位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斜视度。理论上该测量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测量出人眼的斜视度,满足眼科工作者斜视诊疗、术前设计及学术交流的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该测量仪存在以下缺点:检查过程中无法保证每个检测者观察坐标点时的视线集中,导致测量的结果不准确,从而影响后续的治疗。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斜视度测量装置测量结果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视度测量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斜视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和坐标部,所述测量部包括本体和设置于本体上的测量支架,所述测量支架的顶部设有竖直布置的测量板,所述测量板的一面设有测试光源和图像捕捉设备;所述测量板包括左视区域和右视区域,所述左视区域和所述右视区域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观察通孔,所述观察通孔设有可启闭的挡板;所述测量板上通过运动副贯穿设置有若干定标筒,所述定标筒能够以所述运动副作为支点旋转和摆动;所述坐标部包括相对于测量板竖直方向投影距离固定的坐标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坐标板上的若干坐标点,所述测量板与所述坐标板之间形成一个坐标场,所述坐标场以所述测量板的几何中心为原点,以水平面为xy平面,以竖直面为xz平面,所述坐标点相对于原点的偏转角度为已知。
进一步地,所述定标筒至少为两个,当所述定标筒数目为两个时所述两个定标筒不位于同一竖直方向或同一水平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支架的顶部还设测量托,所述测量托与所述测量板平行,所述测量托的高度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副为所述测量板上与所述定标筒的连接处开设的通孔和与所述通孔匹配的球轴,所述球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定标筒通过穿过球轴上的通孔与所述测量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运动副为所述测量板上与所述定标筒的连接处开设的通孔和设置于所述通孔内的橡胶塞,所述橡胶塞上设有用于所述定标筒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标筒的末端设有瞄准器,所述瞄准器的光路与所述定标筒的延长线重合,所述瞄准器用于辅助测试者通过所述定标筒观察所述坐标点。
进一步地,所述坐标部包括设置于测量部前方的相对于观察通孔水平投影距离固定的投影屏幕以及设置于测量部后方的投影设备,所述测量板与所述投影屏幕之间形成一个坐标场,所述坐标场以所述测量板的几何中心为原点,以水平面为xy平面,以竖直面为xz平面,所述投影设备在所述投影屏幕上显示有若干相对于所述原点偏转角度已知的坐标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7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理疗健身床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手术用的辅助设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