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应用于雷达罩或卫星天线罩的多层泡沫夹芯的透波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9461.1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3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晶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7/04;B32B17/10;B32B17/12;B32B27/04;B32B27/30;B32B27/38;B32B5/06;B32B33/00;B32B37/02;H01Q1/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杨斌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雷达 卫星 天线罩 多层 泡沫 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应用于雷达罩或卫星天线罩的多层泡沫夹芯的透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波构件由外到内包括有外防护层、外增强层、周期性叠层结构以及位于最内侧的内增强层;所述周期性叠层结构主要由多个单元结构层叠加组成,所述单元结构层是由上增强层、泡沫夹芯层、下增强层叠加组合形成;所述外增强层、内增强层、上增强层和下增强层均采用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泡沫夹芯层采用聚甲基丙烯酰亚胺泡沫材料;所述外增强层、内增强层、上增强层和下增强层的厚度均控制在0.06~0.6mm;所述各泡沫夹芯层的厚度均控制在1~6mm;所述周期性叠层结构的各单元结构层之间是通过采用缝合工艺连接成一整体;所述外增强层、内增强层均通过环氧树脂真空灌注与周期性叠层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泡沫夹芯的透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时开设的缝合孔的孔径为0.6~2.0mm,孔距为30~7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泡沫夹芯的透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纤维选用石英纤维、低介电玻璃纤维、高硅氧纤维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泡沫夹芯的透波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叠层结构中单元结构层的叠加个数为2~6个。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层泡沫夹芯的透波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单元结构层:依次铺设下增强层的增强纤维、泡沫夹芯、上增强层的增强纤维和辅助层,真空导入环氧树脂,固化;
(2)叠加制作单元结构层:以已经制作的单元结构层为基础,去除其上铺设的辅助层,然后在其上依次铺设下增强层的增强纤维、泡沫夹芯、上增强层的增强纤维和辅助层,真空导入环氧树脂,固化;
(3)按照周期性叠层结构中设计的单元结构层的叠加个数,重复上述叠加制作单元结构层的操作直至满足要求;
(4)将步骤(3)后得到的叠层结构从模具中脱出,去除辅助层;在叠层结构上钻缝合孔,然后用增强纤维将所述叠层结构的各层缝合成一整体,得到周期性叠层结构;
(5)在终产品成型模具上铺设外增强层纤维和辅助层,环氧树脂真空灌注成型得到外增强层;
(6)将步骤(5)的辅助层去除,将步骤(4)得到的周期性叠层结构放入终产品成型模具,再铺设内增强层纤维和辅助层,环氧树脂真空灌注成型;
(7)对上述步骤(6)获得的半成品的外层进行表面处理和外围尺寸加工,喷涂功能涂料,得到多层泡沫夹芯的透波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步骤(2)、步骤(3)中,所述泡沫夹芯上开设有导胶通孔,真空导入环氧树脂时是以所述导胶通孔作为泡沫夹芯的上、下增强层的进胶通路,所述导胶通孔的孔径为0.6~2.0mm,孔距为30~7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导胶通孔同时作为所述步骤(4)中各层缝合时的缝合孔。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夹芯的分割通过电脑设计进行分割,泡沫夹芯的随形变形采用外力或热变形的方式;所述真空导入环氧树脂的进胶方式为四周进胶-中间抽气方式或者四周抽气-中间进胶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晶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晶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94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透过高反射隔热膜
- 下一篇:浮力补偿型耐撞吸能复合材料多层阵列结构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