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枪口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8963.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7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亢俊东;张瑜;唐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21/30 | 分类号: | F41A21/3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19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枪口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常规武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小口径步、机枪枪口消声器。
背景技术
自世界上第一支自动武器——马克沁机枪问世以来,全世界的枪械工程师,包括马克沁机枪的发明者本人,都为降低和抑制自动武器射击时的枪口噪声,作出了辛勤的努力。在我国,虽经过数代枪械工程师的开拓和努力,在枪口消声器研制、生产和运用方面取得较多丰硕成果。但截止目前,仅局限于小威力枪械(如手枪、冲锋枪)枪口消声器的研制和运用。
同时,在近年来,国内外先后也提出不少枪口消声器的专利申请,但均不同程度具有功能单一,对枪口噪声抑制效果不好,或结构复杂、制造工艺性不好、制造成本高、勤务维护性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消声效果好、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高,能安装在中小口径步枪(含狙击步枪)和机枪枪口上的消声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枪口消声器,包括内筒、后消声瓦、前消声瓦和外筒;前消声瓦为圆筒形,前端开口,后端底面制有子弹通过的中央弹孔,底面上还设有向内锥形凸起的阻滞锥,锥面制有子弹通过的中央弹孔;后消声瓦为前消声瓦底部叠加一向后张开的阻滞锥;内筒后端设有与枪口的连接装置;内筒后端与枪口结合处设有内径大于枪口的膨胀腔,膨胀腔上开有溢气孔;在内筒中,膨胀腔前端依次固定安装后消声瓦和前消声瓦;外筒套装固定于内筒外部,内筒与外筒之间为与溢气孔连通的空腔,空腔前端的外筒壁上制有通气孔。
所述阻滞锥锥面角度为45--60度。
所述内筒与外筒之间空腔中填充有金属丝。
所述内筒中至少安装两只前消声瓦。
所述内筒通过枪口螺帽与枪管连接。
所述内筒与外筒前端通过通过外端盖固定封闭,外端盖上设有中央弹孔。
所述外端盖上的中央弹孔后为向后张开的锥形孔。
枪口螺帽一端通过与枪管口部既定的螺纹连接,作为整个枪口消声器安装的基础;所述的内筒采用螺纹与枪口螺帽另一端螺纹紧连,并在其内部装入1只后消声瓦和若干只前消声瓦;消声外筒通过螺纹旋紧在消声内筒外部;所述的外端盖通过螺纹旋入内筒,并压紧在消声内筒内部排列的后消声瓦和前消声瓦,同时支撑外筒。
利用本发明的枪口消声器,能使中小口径步、机枪以较低成本获得高效的枪口消声效果和良好的射击精度。
本发明(发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便于大批量生产和装备部队,具有噪声抑制性能好,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高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枪口消声器外形图。
图2是枪口消声器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枪口消声器正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枪口螺帽1、内筒2、后消声瓦3、前消声瓦4、外筒5、外端盖6、排气孔7、溢气孔8、枪管10、枪口消声器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枪口消声器11包括枪口螺帽1、内筒2、后消声瓦3、前消声瓦4、外筒5及外端盖6;本发明的枪口消声器11安装在枪管10口部螺纹上。枪口螺帽1与内筒2通过螺纹连接,1只后消声瓦3与8只前消声瓦4排列后装在内筒2内,在其外部用螺纹旋入外筒5,最后用外端盖6旋入内筒2压紧后消声瓦3和前消声瓦4,并支撑外筒5。后消声瓦3和前消声瓦4中均设置有向后方张开的阻滞锥,阻滞锥锥面角度为45度。
下面结合图3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弹丸从枪口飞出,线膛内的高压火药气体快速进行入内筒2的膨胀腔,弹丸继续飞行并依次穿过后消声瓦3和前消声瓦4,高压火药气体充满膨胀腔后除随弹丸向前流动,还由内筒2布置在膨胀腔区域的多个溢气孔8喷出,进入内筒2与外筒5之间的空腔,并得到第二次膨胀和减速,最后从外筒5前端的多个排气孔7内缓慢流出;在空腔内还可填充金属丝,以更进一步滞缓气体流速,进一步抑制声音。与此同时,高压火药气体随弹丸向前喷出,依次穿过后消声瓦3和前消声瓦4的中央弹孔过程中,被其各阻滞锥依次阻滞,并依次形成压力对冲效应后被降压和减速,最终从外端盖6中央弹孔口部喷出,无论是压力或流速均得到有效减弱,从而降低了火药气体对外界大气的冲击,使枪械的射击噪声得到消声和抑制。
在弹丸经过后消声瓦3和前消声瓦4的过程中,因火药气体在流经消声瓦过程中被阻滞的过程相同,因此,经阻滞后的火药气体对弹丸的飞行弹道扰动影响较小,保证了弹丸外弹道的飞行稳定性,所以射击时对射击精度影响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华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