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的建筑物建造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8815.0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聪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221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剪力墙 楼板支撑 预制剪力墙 安装组合 连接空间 相邻楼板 预制楼板 接缝处 接缝 下层 建造 建筑物 工作效率高 混凝土浇 连接安全 楼板钢筋 模板固定 斜支撑件 组合模板 间接缝 拆下 剪力 钢筋 架设 上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的建筑物建造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先在下层楼板上安装剪力墙,然后在剪力墙下部安装组合模板;2)在下层楼板上安装楼板支撑件,将上层楼板架设在剪力墙和和楼板支撑件的上方,然后在剪力墙和楼板的连接处安装组合模板;3)安装相邻楼板,并在楼板接缝处连接楼板钢筋,然后在该接缝处的下方将楼板接缝模板固定在楼板底部;4)当相邻楼板与剪力墙安装完毕后,将混凝土浇满剪力墙下部的连接空间、剪力墙上部与楼板的连接空间以及楼板间接缝;5)安装完毕后,拆下所有的组合模板、剪力墙斜支撑件、楼板支撑件以及楼板接缝模板即可。本发明方法建造安装速度快,工作效率高,钢筋间的连接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的建筑物建造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物大多是通过现场组织人力物力进行生产的模式,因其存在人工劳动严重依赖、简单重复劳动多、科技含量底下、原材料消耗大、浪费多、施工时间长、工作效率极低、严重污染环境、盈利能力越来越低等缺点,终将会被时代所抛弃,取而代之的将是工厂化生产的装配式建筑的新科技。
装配式建筑技术和传统生产方式相比较,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能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控制工程成本,极大缩短施工时间,降低融资成本,落实环境保护等方面优势十分明显,它是对传统半手工、半机械化生产方式一次革命性的变革和创新。
在装配式建筑中,也有采用剪力墙与楼板的装配方式,剪力墙的安装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方式,原理是透过铸造的中空型套筒,钢筋从两端开口穿入套筒内部,不需要搭接或融接,钢筋与套筒间填充高强度微膨胀结构性砂浆,即完成钢筋续接动作,其连接方式具有施工质量检测困难,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安装时碰撞会减弱钢筋联接的强度等问题。楼板的装配主要采用预制叠合板,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结构形式,叠合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具有现浇的混凝土量大,混凝土凝固时间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的建筑物建造法,该方法采用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装配建造,能克服现有技术工地混凝土浇筑量大、工厂化程度低、工作效率极低、严重污染环境等问题,并能解决剪力墙采用灌浆套筒联接的施工质量检测困难、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安装时碰撞会减弱钢筋联接的强度以及采用叠合板的现浇混凝土量大,混凝土凝固时间长等问题。
本发明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预制剪力墙和预制楼板的建筑物建造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首先在下层楼板上先架设好剪力墙,安装剪力墙斜支撑件,保证剪力墙垂直于下层楼板,用钢筋连接扣将剪力墙下部外伸钢筋与下层剪力墙的上部外伸钢筋联接固定,在剪力墙的下部安装剪力墙组合模板,组合模板的下部通过联接螺栓与下层楼板固定连接,上部通过联接螺栓与剪力墙固定连接;
2)当剪力墙安装完毕后,在下层楼板上安装楼板支撑件,再将上层楼板架设在剪力墙和楼板支撑件的上方,上层楼板设有供剪力墙外伸钢筋穿过的预留孔,将剪力墙上部外伸钢筋穿过上层楼板的预留孔后,调节楼板支撑件,以保证楼板与剪力墙的相互垂直度达到安装要求,然后在剪力墙的上部安装组合模板,组合模板的下部通过联接螺栓与剪力墙固定连接,上部通过联接螺栓与上层楼板固定连接;
3)再安装相邻的楼板,楼板与楼板之间留有接缝,并在接缝处通过钢筋联接扣把右侧楼板钢筋和左侧楼板钢筋联接在一起,然后在该接缝处的下方通过联接螺栓将楼板接缝模板固定在楼板底部;
4)当相邻的楼板与剪力墙固定安装完毕后,最后通过剪力墙的预留浇注孔将混凝土浇满剪力墙下部的连接空间,通过楼板预留孔浇满剪力墙上部与楼板的连接空间,同时将楼板间接缝浇满混凝土,这样整层楼的钢筋全部联接在一起,混凝土也形成一整体,每层楼的施工均如上述操作,直至整栋楼的主体框架完成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聪,未经李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88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心墙
- 下一篇:一种拉杆式组合墙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