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6860.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0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沈峥;喻清;卢方舟;付阳;周雪飞;张亚雷;王晨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9/06;C02F103/34;C02F1/66;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碳微电 解法 处理 抗生素 废水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由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多孔板承托层、加热棒、温控器和曝气管组成,其特征在于: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由壳体和顶盖连接而成,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内自上而下分为填料区和曝气区,所述填料区和曝气区之间通过多孔板承托层隔开,填料区内均匀堆砌铁碳材料,曝气区内均匀铺设带孔的曝气管,曝气管伸出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并与曝气器连接;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上部一侧设有水浴注水口和进水口,所述水浴注水口位于进水口上方,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下部一侧设有水浴排空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多孔板承托层一侧,且出水口位于水浴排空口上方;两个加热棒分别插入曝气区和填料区;所述加热棒连接温控器;所述出水口通过回流泵回流至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壳体材质为有机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区中采用的铁碳材料为购买的已制成的铁碳合金材料,铁碳含量为80%,铁碳质量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区中铁碳填装量为1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孔板承托层材料采用有机玻璃,其上均匀分布有直径为0.4-0.6cm的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区进气为O2,用于增加微电解作用,并起搅拌作用防止铁碳结块。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将抗生素废水用盐酸调节pH值至2~4,然后将pH值为2~4的抗生素废水通过进水口通入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内,同时通过曝气管向铁碳微电解反应器的曝气区曝气,为填料区供氧,进一步增强微电解作用,并起搅拌作用,防止铁碳结块;反应区出水口连接回流泵至反应区进水口,回流比为4:1,使抗生素废水在铁碳微电解反应器内循环,改善体系的传质条件,抗生素废水在铁碳微电解反应器中停留时间为4~8小时,充分反应;利用铁碳微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作用及产生的Fe(OH)3的絮凝作用,达到对难降解污染物抗生素的降解,降低出水抗生素浓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碳微电解法处理抗生素废水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曝气区进气为O2,用于增加微电解作用,并起搅拌作用防止铁碳结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68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