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单无线电多设备通信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5752.3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4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M·P·尼克劳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 | 分类号: | H04B1/00;H04W4/80;H04R25/00;H04M1/21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王莉莉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电 设备 通信 系统 方法 | ||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用于使用单个无线电与多个设备通信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穿戴设备被配置为使用单个无线电进行近场通信和远场通信。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可穿戴设备被配置为包括可适配的无线电滤波器,所述可适配的无线电滤波器能够实现所述近场传输和所述远场传输。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可包括可适配的无线电IC,所述可适配的无线电IC的物理层参数部分地基于所接收信号的传输模式进行调整。
相关专利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2016年3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SINGLERADIO MULTI-DEVICE COMMUNICATION”(用于单无线电多设备通信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302377的权益和优先权,该临时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整体涉及多设备无线通信。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的技术市场正在快速地对多设备通信能力进行标准化,对于能够以不同的传输模式在多个频率下进行通信的设备的需求是常见且必需的,从而使典型的无线电链路度量诸如范围、数据吞吐量、功耗、抗扰度等最大化,以平衡各种完全不同的使用情况:例如,与行业标准无线电(协议)的长距离通信,或在人体周围的极短距离的专有通信,要求极低的功耗。为实现这一点,行业采用了位于设备内的多个无线电,用于以不同的频率和传输模式进行通信。多个无线电的使用尽管对于较大设备来说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在较小设备诸如可穿戴设备中可能很难实现,在较小设备中,多个无线电可能导致增加的复杂性、成本和消耗的设备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了多设备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示出了一种利用具有一个无线电的可穿戴设备进行多设备通信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针对具有一个无线电的可穿戴设备的多设备通信进行动态滤波器适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种用于动态滤波器适配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部分地基于利用具有一个无线电的可穿戴设备进行的多设备通信的传输模式。
图5为可穿戴设备的示例性架构的电路。
图6为示出了可用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计算机系统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方面涉及用于使用单个无线电与多个设备通信的系统、方法、设备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系统被配置为通过动态地适配该系统的物理层度量来使用单个无线电进行近场通信和远场通信。当系统检测到输入信号时,分析该信号以确定源类型和操作带宽。利用源类型和带宽(传输模式)等信息,系统能够动态地适配其参数(包括信道带宽),以对输入信号进行正确的信号处理,而无需从属的无线电。在某些可穿戴设备中,该单无线电系统允许所述设备与第一设备进行远场通信且与另一设备进行近场通信,而无需在所述设备内包含两个单独的无线电。
在当今的互连世界中,多设备通信是很常见的。这样,在设备中使用多个无线电通常是实现这些设备之间的通信所必需的。例如,图1为示出了多设备通信的示意图。具体地讲,图1示出了带有可穿戴设备104的用户102,该可穿戴设备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106a至106d通信。设备106a至106d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电话、平板电脑、膝上型电脑、电视机、其他可穿戴设备等等。这些设备106a至106d和可穿戴设备104可使用无线电波或通过网络彼此直接无线通信。设备106a至106d可使用Zigbee、WLAN、WMAN、WPAN、NFC、蜂窝网络或其他用于通信的网络中的一者或多者来通信。另外,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近场通信和/或远场通信并且采用不同频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7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余热利用的电气设备冷却装置
- 下一篇:多角度散热片组成型方法及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