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果树黄叶病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5257.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8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绿格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1/00 | 分类号: | A01N61/00;A01N43/16;A01N33/04;A01N47/18;A01N59/00;A01N59/16;A01N37/44;A01P1/00;A01P3/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高端***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树黄叶病 治疗 辛菌胺醋酸盐 氨基寡糖素 复合腐植酸 重量百分比 发明药物 聚谷氨酸 致病病菌 有机质 络合铁 络合锌 螯合铁 螯合锌 真菌 细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果树黄叶病药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辛菌胺醋酸盐0.1%~0.8%,氨基寡糖素0.03%~0.2%,中生菌素0.2%~1.5%,复合腐植酸3%‑15%,有机质:5%~20%,聚谷氨酸:0.05%~0.2%,N+K2O:5%~10%,螯合铁或络合铁1‑3%、螯合锌或络合锌0.1‑0.5%,水48.3%~86.32%,本发明药物具有杀灭果树黄叶病致病病菌、细菌和真菌,治疗果树黄叶病的特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果树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果树黄叶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果树黄叶病又名黄化病或缺铁性失绿病,是由于缺少铁元素引起的生理病害,从新梢的幼嫩叶片开始,叶肉先变黄,叶脉保持绿色,呈绿色网纹状,后期全叶变成黄白色,叶绿焦枯,最后全叶枯死、早落,最后可引起整株树的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今年来在我国范围内,果树缺铁现象十分普遍,程度越来严重,特别是种植在西、北部石灰性土壤和滨海盐碱地土壤中的果树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提供一种效果明显、见效快的防治果树黄叶病化学防治药物。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果树黄叶病药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辛菌胺醋酸盐0.1%~0.8%,氨基寡糖素0.03%~0.2%,中生菌素0.2%~1.5%,复合腐植酸3%-15%,有机质:5%~20%,聚谷氨酸:0.05%~0.2%,N+K2O:5%~10%,螯合铁或络合铁1-3%、螯合锌或络合锌0.1-0.5%,水48.3%~86.32%。
所述复合腐殖酸是利用玉米秸秆、麦秸、稻秸等多钟绿色农作物的茎杆为原料进行粉碎、混料处理后,进行灭菌、发酵、在旋转大罐内进行固体发酵,再进行分离提取,制成成品。
本发明使用方法是,在各个发病阶段所采用的方法是:由于果树黄叶病整年均会发生,从苗期到成株期都能染病;在果树小苗期:按所述配方药物加水1:80~120倍混合液喷施苗;在果树生长初期:按所述配方药物加水1:80~120倍混合液灌根,每株用量1~2公斤;果树生长中期:按所述配方药物加水1:70~100倍混合液喷洒,每株用量2-4公斤;果树生长后期:按所述配方药物加水1:50~80倍混合液喷洒,每株用量3~5公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药物具有杀灭果树黄叶病致病病菌、细菌和真菌,治疗果树黄叶病的特殊效果。本发明的药物及使用方法可充分发挥各药物的有效成分,使制备得到的药物疗效最好,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利用玉米秸秆、麦秸、稻秸等绿色植物茎体为原料制得的复合腐殖酸,对果树具有营养、保健功能。可激活果树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有明显的抗病虫作用,提高产量,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生长小苗期
一种治疗果树黄叶病药物,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组分:
辛菌胺醋酸盐0.8%,氨基寡糖素0.2%,中生菌素0.2%%,复合腐植酸10%,有机质15%,聚谷氨酸0.2%,N+K2O 8%,螯合铁或络合铁2%、螯合锌或络合锌0.5%,水63.1%。
将上述几种化学原料的配方在常温下混合制成本发明药实施例物。本实施例使用方法是,将本实施例药物稀释按照药物:水为1:100倍液并喷施果树苗。施药一次可以杀灭大部分树苗所携带的黄叶病致病菌,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果树在栽种后发生黄叶病。
实施例2
果树生长初期发黄叶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绿格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绿格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