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海拔野生怀山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5009.8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7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丹县农业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5106 | 代理人: | 冯菁 |
地址: | 5472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拔 野生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尤其是野生怀山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怀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怀山中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等,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滋阴补阳、增强新陈代谢、预防心血管脂肪沉积、诱导产生干扰素、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功效。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民都把怀山当作食品加以食用,同时也作为中药加以应用,市场需求量较大,栽培前景良好。
高海拔野生怀山为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既可当食品食用,也可当中药使用,花期6~8月,果期8~10月,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质量上程,在秋冬之季,居住在山里的人民就上山寻找野生怀山采挖,并将所采挖的野生怀山上市销售,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人民的采挖增多,一些野生怀山品种特别是优质的野生怀山品种资源面临枯竭,因此,保护收集并培育推广应用野生怀山品种,对于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几年国内专利数据库公开了一些相关的怀山栽培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310174852.8公开了“一种山药的种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山药种的选择和消毒;(2)苗床的翻整和育苗;(3)栽培沟的施肥和出苗移栽;(4)田间管理;(5)收获。该山药的种植方法并没有说明是针对高海拔野生怀山进行种植的,而且也不是采用浅生槽进行定向强化栽培,劳动力强度大,种植成本高。
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510756548.3公开了“一种无公害山药高产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一、土质要求;二、品种选择;三、整地施肥;四、开沟种植;五、出苗期管理;六、苗期管理;七、收获时间;八、病虫害防治;九、种子贮藏。该山药的栽培方法没有说明对山药的品种进行人工采集并定向选育,如果直接拿高海拔野生怀山品种进行栽培可能会造成产量底下,品质不好,而且也没用浅生槽进行定向强化栽培,劳动力强度大,栽培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人工采集品种并采用浅生槽定向强化栽培的,且出苗整齐、长势旺、抗害性好、产量高、品质优良、成本低的高海拔野生怀山的栽培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高海拔野生怀山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高海拔野生怀山株系圃选育:从海拔300-1500米的地方将野生怀山单株采集出来,并将所有采集到的野生怀山单株编号后种植于海拔400-700米的土地上,采用塑槽定向强化栽培技术进行栽培,利用栽培茎和零余子作种进行株系圃选育,并按照出苗速度、出苗整齐度、生长势、抗病性、株高、块茎粗及长度、单株块茎重量以及块茎内含碳水化合物及其他10种内含物质含量进行定向株系圃选育。
B、高海拔野生怀山品种选育:从A步骤的高海拔野生怀山株系圃中选出出苗整齐、生长势旺、抗病性强、食用块茎粗且长、单位面积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优良株系圃,并将选出来的株系圃中零余子及块茎作种进行扩繁,进行进一步的定向选育,即可得到性状稳定的高海拔野生怀山品种。
C、高海拔野生怀山薯种处理、催芽:
①薯种处理:将步骤B得到的特征特性、无病虫害、充分老熟的高海拔野生怀山品种块茎和零余子作薯种,种植前25-30天将淮山种块茎切成长4-5厘米长的带皮种块茎,将切成的带皮种块茎和零余子用58%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9-11分钟,然后取出晾干后可直接进行催芽。
②催芽:先在室内或田间畦面上铺3-5厘米河沙,将薯种处理得到的种块茎、零余子铺在河沙上,种块茎、零余子厚度为8-12厘米,然后盖上3-5厘米河沙或湿稻草,经过20-25天,当薯种种块茎和零余子长出的幼芽长3-5厘米时即可定植。
D、整地、放入浅生槽及基质、施基肥:
①整地: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砂壤土进行种植,2月下旬3月初起畦,土壤先深耕晒白,采用单行种植,按1.8米拉线起畦,最后做成高宽1.4米高30-40厘米的畦,按株距18-20厘米用小锄头开挖宽约7厘米、长120 厘米的平行斜小沟,斜小沟斜度为10-30度,上端深8-12厘米,下端深25-30厘米,每亩挖1800-2000条平行斜小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丹县农业局,未经南丹县农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盆栽月季的栽培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产洋葱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