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3809.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5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惠;石磊;金江善;姜春宇;张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47 | 代理人: | 刘卫宇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冗余 can 总线 通信 系统 数据通信 方法 | ||
一种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包括:发送端将包含滚动计数值a的PDO报文在两条CAN总线上发送;发送端发送具有同一个报文ID的PDO报文时,每发送一帧PDO报文,滚动计数值a加1,a的初始值为0,上限值为N,当a达到N时,重新从1开始计数;在接收端设置期望计数器和无效接收窗口,期望计数器的计数值b表示期望接收到的PDO报文的滚动计数值;接收端每接收到发送端的一帧PDO报文时,先判断报文是否有效;在报文为有效报文、且a为0时,将b设为1;在报文为有效报文、且b<N时,将b更新为b=a+1,如b=N,则令b=1;接收端在接收到无效报文时,丢弃该无效报文,并维持b不变。本发明可避免接收端产生新旧数据的震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现场总线通信技术,尤其涉及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CAN总线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CAN总线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其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遵循CAN2.0协议规范。1992年,CIA组织成立,其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制定CAN应用层协议。目前,通过的协议规范包括DeviceNet、CANOpen等。CANOpen规范是工业控制领域权威的规范,其包括系列文档。其中,最基本的为CANOpen301,已正式发布并应用。此外,CANOpen302是针对浮动主节点的规范,CANOpen307是海事规范。对于安全等级要求较高的系统而言,尤其是硬实时嵌入式系统而言(海事领域、航空航天等领域),对传输数据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因此通常会采用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冗余CAN总线通信系统的物理层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节点100包括两个CAN控制器101、102以及两个CAN收发器103、104。目前的冗余CAN总线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通信方式:
1、双CAN通信系统的简单冗余:
这种方式简单地将双CAN冗余通讯系统作为单CAN系统的重复,在两条CAN总线上发送和接收数据。其通信方式过于简单,如果在数据通信过程出现阻塞状况,同一帧报文将会在不同的时间到达接收方,从而导致数据的反复震荡,数据一致性差。对于实时系统而言,将会很大程度影响系统的功能和可靠性。
2、冗余系统的冷备份:
所谓冷备份即数据首先在一条CAN总线上进行传输,当使用的这一条CAN总线出现故障时,再使用另外一条CAN总线代替故障的CAN总线,进行数据的传输。该种传输机制由于任一时刻只有一条CAN总线在传输数据,也即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问题。但是,其存在下面问题:(1)在总线切换的过程中会出现数据的丢失以及数据的延时传输;(2)当使用的那一条CAN总线出现短暂的干扰或故障时,该机制失去冗余的含义,因此,对于实时系统而言,冷备份系统并不适合。
3、CANOpen307规范中使用的热备份:
针对单CAN总线网络而言,CIA组织提出了CANOpen301规范。而海事电子产品由于其安全等级较高,因此采用冗余CAN总线,并在CANOpen301基础上提出了CANOpen307规范。目前,CANOpen307规范仍然是草稿版,未正式发布。
CANOpen307规范中也是采用热冗余,即两条CAN总线都进行过程数据(PDO)的发送,其从源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即:待发送的CAN报文,从请求发送开始,到放入CAN控制器进行发送,会分别在两条CAN总线上进行计时,如果超过设定的时间窗口,会将报文舍弃,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但是,这种通信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时间窗口的设置不能无限的大,要小于报文的禁止时间,否则仍然会出现乱序的问题;(2)在有限的时间窗口内,可能出现下面情况:当两条CAN总线都收到干扰时,会导致总线报文发送延迟,两条CAN总线上的报文都超过设定的时间窗口,将报文舍弃。那么,对于实时嵌入式系统来讲,丢弃了重要的报文,延迟了报文的接收时间,将会对系统产生不可预估,甚至是破坏性的影响。(3)在代码实现机制上复杂。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8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趣味儿童床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摇晃的多功能婴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