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站指纹检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3773.1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5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潘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嵊州市雾非雾机械设备商行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G07B15/04;G0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嵊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站 指纹 检票 系统 | ||
1.一种车站指纹检票系统,所述检票系统包括服务器、设在车站的检票装置,其特征在于:检票装置包括一闸机、一热释电红外人体感应模块、一图像识别模块、一复位模块、一指纹输入模块、一指纹识别模块、一指纹解码模块、一数据传输模块、一驱动模块、一执行模块、一微处理器以及一告警模块;所述热释电红外人体感应模块、图像识别模块、指纹输入模块、指纹识别模块、指纹解码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驱动模块以及告警模块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执行模块连接,执行模块与闸机门连接;所述复位模块在完成一次检票过程后对热释电红外感应模块进行自动复位;所述服务器包括一指纹存储单元、一指纹配对单元以及一信息交互单元;
在工作时,当热释电红外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检票装置检票范围内有人靠近时,自动对检票范围内的人进行红外拍摄,并将拍摄的红外图片发送给图像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对接受到的图片进行识别,识别检票范围内存有几个成年人;若检票范围内存在两个及两个以上成年人时,则发送信号给告警模块,告警模块提示每次仅能一个成年人进行检票,若检票范围内仅存在一个成年人时,则发送合格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指纹识别模块开启工作;
此时,该成年人通过指纹输入模块进行指纹验证,当有指纹输入后;指纹识别模块对该输入的指纹进行识别,指纹识别模块将识别后的指纹信息发送给指纹解码模块;指纹解码模块对指纹进行解码;数据传输模块将解码后的指纹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同时数据传输模块发送一信号给微处理器,告知微处理器等待服务器发送控制命令;
所述服务器中的指纹配对单元对解码后的指纹信息和在购买了当前车次乘客预先录入指纹存储单元中的指纹进行配对,若配对到俩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时,则通过信息交互单元发送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再发送指令给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接受到指令后再发送指令给执行模块,执行模块执行动作以开启闸机的门;
若指纹配对单元未从指纹存储单元找到与输入的指纹相同的指纹配对,则不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而微处理器在时间T内未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配对成功信号,则发送信号给告警模块,告警模块提示重新输入指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指纹检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对检票范围内存有几个成年人时,先通过图片识别模块检验此人的身高;若检测到检票范围内仅有一身高大于等于150cm的人时,就则发送信号给微处理器,告知微处理器,开启指纹输入模块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站指纹检票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连续三次,指纹配对单元未从指纹存储单元找到相同的指纹与输入的指纹配对成功,服务器则通过信息交互单元发送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告警模块提示此人未购买此班次的列车,提示检票范围的人退出检票范围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指纹检票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检票范围内有一身高大于等于150cm的人,且有一身高小于120cm的人时,就则发送信号给微处理器,告知微处理器,开启指纹输入模块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指纹检票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检票范围内有一身高大于等于150cm的人,且有一身高大于等于120cm且小于150cm的人时,就则发送信号给微处理器,告知微处理器,开启指纹输入模块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站指纹检票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指纹配对单元中,通过配对指纹存储单元中的与此人指纹相同的指纹信息,对此人进行进再次进行身份识别,以判定此人是否为成年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指纹检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票装置还包括一与乘务室内票务人员进行信息交互的通讯模块,告知票务人员在检票装置处有异常状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站指纹检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票装置还包括一显示模块,显示模块中显示当前车次、时间、以及乘客检票成功或者不成功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嵊州市雾非雾机械设备商行,未经嵊州市雾非雾机械设备商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7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核酸的方法
- 下一篇:快速提取冬虫夏草菌基因组DNA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