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的测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3658.4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胡卫东;蒋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吉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428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电容器 短路 夹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的测试夹具,包括两组相对设置于测试夹具两侧的测试组件;两组测试组件中的电极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气缸的伸缩端,所述气缸的安装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底座固定安装于底板上;本发明通过设置两组相对的测试组件,利用测试组件上的铜电极与测试夹具的弹片接触来对被检测的电容器进行充放电检测,以对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现象进行测试,解决了在测试时不易把这些带有重大隐患的产品检出剔除,无法避免其流到客户端的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电极与测试弹片接触时,接触良好,电极通过调整相关零件,或实现前后、左右调整,可适用于各类自动测试机测试夹具不同高度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电解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的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难免出现铝箔切边不整齐产生毛刺、电解纸杂质等缺陷,然而有毛刺或电解纸杂质的位置耐压远低于正常值,老化过程中随着充电电压不断提高,一旦电压到达击穿临界点就产生尖端放电,初期表现为闪火,后期就有可能发生爆炸,也有少量产品不一定会发生爆炸,但其实闪火现象就已经存在爆炸的重大隐患,而闪火现象从产品外观上不会有任何表现,这即是我们所说的“电容器内爆”。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开发一套新的测试方法和手段,使得此类产品能够在测试时把这些带有重大隐患的产品检出剔除,以避免流到客户端,在将来的使用过程有发生爆炸的可能。
基于以上原因,迫切需要在测试环节中,增加一环,通过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对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现象进行测试,并尽可能使此类产品在外观上发生明显变化,以便在机器上进行剔除,在不良品中能够将电容器内爆或短路品从外观上直接鉴别出来,以便后续拆解进行技术分析,以便对工艺及生产制造过程做出改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彻底杜绝此类不良流至客户端的可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的测试夹具,该用于测试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的测试夹具通过设置两组相对的测试组件,利用测试组件上的铜电极与测试夹具的弹片接触来对被检测的电容器进行充放电检测,以对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现象进行测试,解决了在测试时不易把这些带有重大隐患的产品检出剔除,无法避免其流到客户端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电容器内爆或短路的测试夹具,包括两组相对设置于测试夹具两侧的测试组件;两组测试组件中的电极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于气缸的伸缩端,所述气缸的安装端固定安装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底座固定安装于底板上;
所述测试组件还包括轴用挡圈B、直线轴承B、铜电极和终端环,直线轴承B固定安装于电极安装板的对应孔中,铜电极安装于直线轴承B的内孔中且与测试夹具上的弹片相对齐,铜电极还与终端环连接,且终端环设置于安装板和电极安装板之间。
所述直线轴承B通过轴用挡圈B固定安装于电极安装板的对应孔中。
所述铜电极上还套有压缩弹簧。
所述气缸上还设置有调节气阀。
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直线轴承A,且直线轴承A固定设置于气缸的安装孔的两侧,直线轴承A中还活动设置有导杆,导杆靠近电极安装板的一端与电机安装板固定连接。
所述直线轴承A通过轴用挡圈A固定在安装板上。
所述铜电极的端部和测试夹具的弹片之间的间距为10mm。
所述两组相对设置的测试组件中的铜电极的端部和测试夹具两侧的弹片之间的间距误差小于0.2mm。
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于电极安装板上的安装孔中。
所述气缸替换成液压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吉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吉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6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