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3535.0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45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屹;李昆;张若浔;张庆磊;吴金福;李穆涵;宋宇昊;袁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9B5/02;B33Y50/00;G06F113/1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多元 相图 模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为3D实体模型;所述3D实体模型的Z轴方向表示温度,底面表示各元素含量不同时的成分组成;所述3D实体模型由N块可拆装模块组成;任意模块表示一个相区;在同一相区内相组成具有共同的相组元;每个相区的物理意义是:当成分和温度都落在该相区中,此成分在此温度下的相组成种类是一定的;
所述多元相图模型为三元相图模型;
所述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通过下述步骤制备:
步骤一
根据已有多元相图,建立虚拟整体3D模型;
步骤二
对步骤一所建立的虚拟整体3D模型,按照拆分原则进行拆分;得到N个3D虚拟子模型;每个子模型表示一个相区,即拆分后得到N个相区;所述拆分原则为:每个模块表示一个相区;在同一相区内相组成具共同的相组元;
步骤三
按每个3D虚拟子模型,制备其对应的实体子模型;将各个实体子模型拼接起来,得到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
将各个实体子模型拼接起来方法包括下述几种:
方法一采用外部实物框架进行固定;
方法一中,所述采用外部实物框架进行固定,其步骤包括:
a.针对多元相图的具体形状,设计满足径向和轴向固定的框架形状;
b.建立框架的虚拟模型;
c.对框架的虚拟模型进行3D打印,获得框架的实物模型;
d.在框架中,将每个独立的相区实物模型,按照其在相图中原本的空间位置,从下至上进行拼装;
或
方法二采用孔棍式的方式,对多元相图进行固定;
所述采用孔棍式的方式,对多元相图进行固定,其步骤包括:
2a.使用建模软件,在多元相图的实体模型中,选择合适成分点设计一竖直的孔,孔穿过各个相区,并设计直径与孔相同,长度略大于孔的固定棍进行各个相区的固定;打孔的数量和位置要满足以下原则:在能够完成每个相区的固定的前提下,选择避免破坏相区外观形状的地方,选择最少的数量打孔;
2b.再对打孔的多元相图实体模型,按照所述的拆分原则进行拆分,并进行3D打印,获得带孔的每个相区的实物模型;
2c.采用3D打印,获得固定棍的实物模型;
2d.使用固定棍和孔的配合进行拼装;
或
采用复合式进行固定;复合式是指角钢轴式或斜边轴式与孔棍式的结合;
或
在磁力的作用下,使松散的相区实物模型吸引固定;所述在磁力的作用下,使松散的分区实物模型吸引固定,包括:在相界面上使用磁力贴或涂上磁性涂层,按照多元相图原本的形状,使相邻的相区利用相界面上磁力,能够实现贴合固定;或各实体子模型打印时,先预留一层,预留层打印时,采用磁性材料进行打印,进而在相面上形成一层磁性层;以便固定、组装、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3D实体模型的底面为等边三角形,所述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表示构成三元相图的三种元素;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从边的一端到另一端,元素的含量从0-100%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按每个3D虚拟子模型,通过3D打印,制备其对应的实体子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其特征在于;
其中,框架包括角钢轴式和/或斜边轴式;
所述角钢轴式,底部为一正三角形,其三个顶点处分别有一根垂直于三角形的圆柱,每根圆柱沿底边三角形的边伸展出两个长方体构成角钢结构,以角钢结构来实现对松散的分区实物模型的固定;
所述斜边轴式是在角钢轴式的基础上,沿角钢的两边各设计一定数量的斜棍,扩大角钢的周向固定能力,斜棍的数量根据不同相图的相区多少来决定。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可拆装多元相图模型的应用;包括将其用于教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5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