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后张预应力U型梁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3404.2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7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海;王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5/00 | 分类号: | B28B15/00;B28B7/38;B28B11/24;B28B13/02;B28B2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预应力 施工工艺 | ||
1.轨道交通后张预应力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胎具上进行钢筋骨架绑扎,并在钢筋骨架设定位置处布置钢绞线孔道;
步骤2:将制作完成的钢筋骨架吊装至底模和侧模内,检查调整钢筋骨架和钢绞线孔道;
步骤3:安装端模板和内模板,并在设定位置安装预埋件;
步骤4: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利用养护装置对梁体进行养护;
步骤5:在钢绞线孔道内安装钢绞线,分批次对钢绞线进行张拉;
步骤6:对钢绞线孔道进行灌浆,并进行梁体封端和养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将横向钢筋放置于胎具的横向钢筋定位卡槽上,将纵向钢筋放置于胎具的纵向钢筋定位卡槽上,进行钢筋骨架绑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2中,底模和侧模均安装于台座上,并对底模和侧模涂刷脱模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在内模板的倒角位置黏贴棉布,棉布的厚度为5-10mm;在内模板的其他位置涂刷脱模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进行养护时,根据环境温度选择适应的养护装置:若环境温度高于设定值,选择喷淋系统对梁体进行养护;若环境温度低于设定值,选择蒸汽系统对梁体进行养护。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先将梁体吊装至存梁区,再在钢绞线孔道内安装钢绞线,将U型梁底部以中心线对称的两侧分别对称的分成四个区域,由左至右依次定义为N2、N3、N4、N5,N5’、N4’、N3’、N2’,U型梁开口的两顶端分别定义为N1、N1’,然后以预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对U型梁内钢绞线进行张拉,张拉采用两端同步张拉,左右对称进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预张拉的操作过程为: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60%时,对以梁体底部中心线对称的两侧的N4、N4’、N2、N2’区域的钢绞线以设定顺序同步进行张拉至第一设计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初张拉的操作过程为: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80%时,对以梁体底部中心线对称的两侧的N5、N5’、N3、N3’区域的钢绞线以设定顺序同步进行张拉至第一设计值,龄期不少于3天时进行。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终张拉的操作过程为: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100%,弹性模量达到设计值的100%时,对以梁体顶端中心线对称的两侧的N1、N1’区域的钢绞线同步进行张拉至第二设计值,再将全部钢绞线顺序张拉到第三设计值,龄期不少于8天时进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梁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6中,在张拉完成后的48h内对钢绞线孔道进行真空辅助压浆;压浆材料制作完成后应在40min内压入钢绞线孔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34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厂房建设轻质板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