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841.2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7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戴煜;胡祥龙;李功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9/12 | 分类号: | D01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汤财宝 |
地址: | 410118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向隔板 炉体内壁 布风板 隔墙 炉体 热风循环单元 热风循环系统 回风通道 空间形成 预氧化炉 围设 体内 气体流通阻力 预氧化处理 进风通道 流通效率 热风循环 首尾连通 不均匀 | ||
1.一种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内的热风循环通道;
所述热风循环通道包括首尾连通的进风通道和回风通道;
所述炉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沿所述炉体内部横截面方向设置的隔墙,所述隔墙将所述炉体内部在长度方向上分割成至少两个独立的热风循环单元;
每个所述热风循环单元内沿所述炉体长度方向均设置有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炉体的内壁连接;所述纵向隔板的两端与所述炉体内壁之间均通过布风板连接;所述布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布风孔;
所述纵向隔板、位于所述纵向隔板两端的布风板及炉体内壁共同围设的空间形成所述进风通道;
所述纵向隔板、两布风板、炉体内壁、隔墙共同围设的空间形成所述回风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板包括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与所述炉体其中一个侧壁连接;
所述回风通道包围所述进风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隔墙两侧的进风通道内部风向彼此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热风循环单元内的回风通道内设置有循环风机,彼此相邻的两所述热风循环单元内的循环风机的出风口方向彼此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通道内沿横截面方向设置有用于加热内部气体的加热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构成每个所述热风循环单元的炉体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补风口,所述补风口连通所述热风循环单元的回风通道与外界大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热风循环单元内的所述横向隔板自连接所述纵向隔板的一侧至连接所述炉体的一侧逐渐向外倾斜,所述进风通道的纵截面呈梯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与所述纵向隔板之间的夹角在75°~8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隔板与所述纵向隔板之间的夹角为80°。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预氧化炉热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用于多层物料输送的导丝辊,所述导丝辊均位于所述炉体外;
所述横向隔板与所述炉体底壁之间、所述隔墙与所述炉体底壁之间以及所述炉体两端墙上均具有供所述物料穿过的穿丝槽,所述穿丝槽上设置有宽度和高度均可调节的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8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高纯镓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临界流体染整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