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电原理的白蚁量化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525.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冯秦;郭首宇;谭速进;陈天荣;李国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智灵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冯龙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电 原理 白蚁 量化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光电原理的白蚁量化检测系统,包括外壳、壳盖,在外壳内设有上端开放的隔离罩,在外壳外壁设有多个通孔,在隔离罩外壁设有多个开孔,隔离罩内设有发光模块,诱饵组件嵌入隔离罩内,在壳盖底部设有光敏传感器,发光模块产生的光柱透过诱饵组件后被光敏传感器所接收,信号传输机构与光敏传感器电连接。在白蚁取食饵料时,白蚁会遮挡住部分透过诱饵组件的光柱,进而影响到光敏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光强度,光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经过信号传输机构传递至检测中心的终端,由于诱饵组件上白蚁的数量与透过诱饵组件光柱的被遮挡量成正相关关系,通过光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强度,则能实现对进入装置内白蚁的量化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光电原理的白蚁量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尤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尤为严重。白蚁能蛀食全部纤维质的物质,同时其体内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钢筋,使混凝土变性。白蚁对建筑物的破坏特别是对砖木结构、木质结构建筑的破坏往往是隐蔽在结构内部致使不易被发现,长久下去极容易造成建筑物的坍塌带来巨大的损失。而预防白蚁最常见的措施便是在需要被保护的建筑物等周边部署检测装置,当检测到白蚁时便及时进行防治。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查看建筑物周边的白蚁进入到检测装置的情况,即需要挖掘出预埋好的检测装置,以鉴定建筑物周边是否存在白蚁,此类检测装置的缺陷十分明显。市面上还存在另一类检测装置,不需将装置挖出,即可判断此处是否有白蚁,其是在壳体内饵料条的上下端之间设置通电的金属线,当金属线被咬断时,即判断有白蚁;但是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金属线容易氧化,使用时间增加后即使没有白蚁,也会由于氧化等原因而损坏,即出现较高的误报率,不能符合国家的检测要求。同样地由于需要对其进行通电处理,因此该类装置对环境的要求高,在含水、潮湿、酸性土壤等环境中不能使用,适用性差。
并且,上述两类检测装置均存在共同的缺陷,即检测装置只能单独识别建筑物周边是否存在白蚁,对于进入检测装置内白蚁数量无法提供较为精确数据支撑,相关人员无法就该检测结果做出合适的应对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光电原理的白蚁量化检测系统,诱使白蚁进入装置,以实现对白蚁的量化检测。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光电原理的白蚁量化检测系统,包括外壳以及与之配合的壳盖,在所述外壳内设有上端开放的隔离罩,在外壳外壁沿其周向设有多个通孔,且在隔离罩外壁沿其周向设有多个与通孔对应的开孔,所述隔离罩内部设有发光模块,诱饵组件嵌入隔离罩内,在所述壳盖底部设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发光模块产生的光柱透过诱饵组件后被光敏传感器所接收,还包括设置在壳盖上的信号传输机构,所述信号传输机构与光敏传感器电连接。现有技术中,白蚁检测装置只能实现其简单的识别功能,即检测建筑物范围内是否存在白蚁,相关人员无法在确认存在白蚁后进行合适的相应措施,针对该类问题,发明人利用光电原理,对进入装置的白蚁数量进行检测,通过该检测数据,以进行初步估算建筑物周边白蚁的存在量,进而为制定白蚁防治措施提供相对可靠的数据支持。具体地,本发明采用双层结构,即外壳与设置在外壳内部的隔离罩,在外壳上开有通孔,诱饵组件则置于隔离罩内,而在隔离罩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开孔,通孔与开孔连通构成白蚁的通道;诱饵组件可以吸引白蚁主动进入通道,在隔离罩底部设置的发光模块产生光柱,该光柱透过诱饵组件后被光敏传感器所接收,即在白蚁进入到诱饵组件进行取食饵料时,白蚁会遮挡住部分透过诱饵组件的光柱,进而影响到光敏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光强度,光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经过信号传输机构传递至检测中心的终端,由于诱饵组件上白蚁的数量与透过诱饵组件光柱的被遮挡量成正相关关系,由此,通过光敏传感器接收到的光强度变化,则能够初步判定进入到隔离罩内的白蚁数量,实现对进入装置内白蚁的量化检测。其中,发光模块采用产生白色光源LED的灯组,且每次检测时该白色光源持续10秒后停止发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智灵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智灵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25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