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线性递增频偏策略的频控阵安全通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1655.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8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泰;林静然;利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 | 分类号: | H04B7/04;H04B7/06;H04L1/00;H04L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李林合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线性 递增 策略 频控阵 安全 通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线性递增频偏策略的频控阵安全通信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初始化参数;(2)根据初始化参数,设定相邻天线间的最优频率偏移;(3)根据最优频率偏移,计算各天线的实际载波频率;(4)根据实际载波频率,分别计算目标用户和窃听者的信道传输矢量;(5)根据所述信道传输矢量,利用矩阵分解技术计算最优波束形成向量,并计算系统的最优的安全速率。本发明天线阵列载波频率采用线性递增偏移策略,简化了频控阵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难度;同时通过联合优化线性频偏增量和传输波束,使系统可以达到安全速率的理论最优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通信领域,具体设计了一种基于线性递增频偏策略的频控阵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使用线性递增频偏策略的频控阵发射技术,并结合波束赋形等物理层方法实现保密通信。
背景技术
物理层安全技术作为保障无线通信安全的有效手段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与传统的通过编码和加密技术来保证通信安全的策略不同,物理层安全技术利用物理层的方法来提高目标用户与窃听者之间的传输速率容量差(又称为安全速率),从而保证通信安全。安全速率是度量物理层安全技术的关键性能指标,国内外对于最大化安全速率的研究方法包括人工噪声法和波束成形法等。这些传统的方法都需要知道通信信道的状态信息,同时假设目标用户和窃听者的信道状态信息互不相关。但是,在新一代毫米波通信系统中,由于毫米波传播具有方向性,当目标用户和窃听者传输方向相同或相近的时候(如图1所示),二者通信信道互不相关的假设往往难以成立,从而导致波束成形,人工噪声等方法失效——这是传统物理层安全方法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线性递增频偏策略的频控阵安全通信方法,通过引入频控阵技术,优化天线阵列中各个天线的发射载波频率偏移,并结合使用波束成形技术,使得阵列传输波束具有距离分辨能力,即使目标用户与窃听者在传输方向对齐,也可以获得较大的安全速率,从而有效保障了通信安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线性递增频偏策略的频控阵安全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设置初始化参数;
(2)根据初始化参数,设定相邻天线间的最优频率偏移;
(3)根据最优频率偏移,计算各天线的实际载波频率;
(4)根据实际载波频率,分别计算目标用户和窃听者的信道传输矢量;
(5)根据所述信道传输矢量,利用矩阵分解技术计算最优波束形成向量,并计算系统的最优的安全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天线阵列载波频率采用线性递增偏移策略,简化了频控阵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难度;同时通过联合优化线性频偏增量和传输波束,使系统可以达到安全速率的理论最优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设置初始化参数包括,
初始化ru,re,θu和θe,其中,ru,re,分别表示目标用户与窃听者和信源天线之间的空间距离,θu和θe分别表示目标用户与窃听者和信源天线之间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初始化信源天线数M;每根天线的最大频率偏移量为ΔF,信号参考载频为fc;
初始化系统总功率上限P及通信系统中的噪声方差σ2;
根据公式初始化阵列天线之间的间距,其中,c表示电磁波传播速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相邻天线间的最优频率偏移,由下面公式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6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