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DSS分时系统的TCP方式中转音视频数据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1183.5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8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智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普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6437 | 分类号: | H04N21/6437;H04N21/647;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ss 分时 系统 tcp 方式 中转 视频 数据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DSS分时系统的TCP方式中转音视频数据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DSS框架设计TCP中转插件;步骤2、基于DSS框架设计TCP反射模块插件;步骤3、用户在用户终端即RTSP客户端向TCP中转插件提出请求,TCP中转插件根据数据存储文件对音视频源进行引流,将音视频源转往服务器,当服务器捕获到音视频数据流时,触发TCP反射插件;所述数据存储文件来自数据库;步骤4:TCP反射模块插件在服务器捕捉到音视频数据流时,对与用户请求对应的数据库中的音视频数据流进行反射,完成音视频数据流中转。本发明规避了NAT问题,提升了音视频数据流中转的稳定性,占用服务器资源减少,音视频数据传输更为流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DSS框架下音视频数据流通过TCP方式传输的操作,更具体说是涉及基于DSS分时系统的TCP方式中转音视频数据流的方法。
背景技术
Darwin Streaming Server简称DSS。DSS是Apple公司提供的开源实时流媒体播放服务器程序,整个程序使用纯粹C++编写,在设计上遵循高性能、简单、模块化等程序设计原则,务求做到程序高效,可扩充性好,因此DSS服务器系统在跨平台的支持上是相当理想的,它可以运行在Windows NT、Windows 2000及以上的windows内核版本,同时也能良好的运行在*NIX的各种版本上,包括Mac OS X,Linux,FreeBSD,Solaris,同时DSS基于标准的流媒体协议RTSP,RTP/RTCP进行开发,因此在运用上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通用性。
在此基础上,DSS框架设计成一个较为复杂的,层次结构较为清晰的流媒体服务器系统,主要由基础功能组件(网络,字符串处理,内存开辟释放,模块工具,内部错误消息定义,全局数据字典等等),各种子系统(RTSP,RTP,RTCP等等),各种功能插件(身份验证,身份授权,数据流预处理,数据流处理,HTTP隧道处理,服务器消息回复等等)组合而成,很多开发人员主要会进行各种功能插件的开发,在服务器启动的时候进行动态加载,当主流程状态机处理到相应状态的时候将调用对应的插件,此时服务器将控制权交给插件进行相应功能运作。因此,在这个基础上从使用结构的角度上,服务器被分成两个大块,服务器内部以及服务器外部,服务器内部由各种基础功能组件和子系统所组成,服务器外部由功能插件组成,这两个部分之间通过函数指针设计成的API接口进行数据的交互以及基础功能的实现。
然而,原始的DSS框架在音视频数据流中转以及反射上是采用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方式实现,并且是极具示范效果的实现,因此原始的DSS框架几乎无法使用在实际工程项目之中。更为糟糕的是DSS框架也已经停止支持不再更新,如果需要使用原始DSS框架的UDP方式进行数据流的传输处理必须解决以下几个大问题:
1:NAT(网络地址转换)穿透,当基于TCP方式的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主动发送请求往音视频源完成RTSP交互成功之后,音视频将通过RTSP协商的端口开始首次传输基于UDP的RTP/RTCP数据包往服务器,此时将发生NAT问题,而且NAT具有4种不同方式,因此要针对4种不同方式进行处理,如果使用完全基于TCP方式的传输则不用考虑NAT问题,位于路由器后面的服务器上的RTSP客户端主动发送之后将打通传输通道,RTP/RTCP码流数据以及网络控制数据也将沿着这条通道进行传送;
2:ReliableRTP,基于UDP的码流传输将继承传输层UDP的特点,存在丢包、乱序等不可靠特性,因此需要服务器完成序列号检测,序列号回绕,对系列号期望值判断如果超出则需要进行丢包或者其它动作,对数据包重新排序进行组帧等可靠RTP传输行为,这些处理大大增加了服务器开发的复杂程度;
3:Congestion Control(拥塞控制),UDP并不是一个流量友好的协议,它不具备TCP中的通告窗口和滑动窗口,因此UDP无法进行发送端或者接收端流量控制,而是不停的往网络中发送大量的音视频数据包,轻则造成视频非常卡顿,重则发送网络拥塞导致同条路由瘫痪。而如果要基于UDP完成比较成熟的拥塞控制机制难度相当之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普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普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11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