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裂缝性地层的泡沫复合堵漏剂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0189.0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俊;谢刚;巨登峰;张伟;王润哲;张黎黎;魏爱军;秦忠海;李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473 | 分类号: | C09K8/47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堵漏剂 裂缝性地层 堵漏剂 油溶性 堵漏 油田开发技术 质量百分比 材料消耗 施工成本 体积膨胀 油井水泥 有机溶剂 发泡剂 纤维桥 承压 发泡 联剂 催化剂 成功率 催化 消耗 凝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裂缝性地层的泡沫复合堵漏剂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油田开发技术领域。该泡沫复合堵漏剂由堵漏剂浆液发泡得到,以堵漏剂浆液的总质量为100%计,堵漏剂浆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油溶性氰凝,82%~89%;纤维桥联剂,0.2%~0.8%;油井水泥,2%~6%;用于催化所述油溶性氰凝聚合的催化剂,0.02%~1%;发泡剂,0.2%~0.8%;有机溶剂,余量。该泡沫复合堵漏剂抗压强度高、体积膨胀倍数大、适用温度范围宽,满足低压裂缝性地层堵漏的需求,能够实现在较低的材料消耗的前提下达到较高的承压能力,提高堵漏成功率,同时降低消耗和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裂缝性地层的泡沫复合堵漏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地层裂缝、溶蚀孔洞性发育,导致地层承压能力低,钻完井作业中,极易发生漏失,影响正常的钻完井作业;作为油(气)生产井投入生产后,缝洞发育成为沟通边水、底水通道,致使边、底水沿着大缝、大洞侵入生产层段,造成油(气)井过早水淹。目前国内外对于承压堵漏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有学者采用“应力笼”模型提出了“井眼强化”的概念,认为当液柱压力大于裂缝尖端的闭合应力时,漏失便会发生,阻隔液柱压力向裂缝尖端的传导是承压堵漏的关键。
基于以上所述,为了封堵裂缝的尖端,现有技术普遍选用“桥堵材料”即尽可能的深入裂缝当中“架桥”,起到良好的桥塞作用,而后配合堵漏泥浆及其他膨胀材料、充填材料等对裂缝起到良好的封堵效果。常用的堵漏材料分为以下三类:(1)纤维状材料,主要有玉米秸秆、棉秆、海泡石和石棉绒等植物、化工纤维,纤维状材料能够深入到裂缝内部架桥,同时增加了堵剂的黏度阻滞其流失;(2)膨胀充填性材料,包括膨胀性树脂、高分子凝胶等,这类材料吸水后能够充分膨胀,可作为良好的充填材料,具有吸水膨胀率高、滞留能力强和保水率高的特点,能有效满足大孔道、天然裂缝和溶洞漏失的堵漏需求;(3)快速失水材料,包括油井水泥、石灰乳等,这类“高失水材料”可迅速滤失,在裂缝中沉积出非常厚的滤饼,提高井眼强度。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本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堵漏材料存在易沉淀漏失、承压能力不高(承压能力在7MPa以下)和填塞填充用量大、成本较高等问题,不适用于低压裂缝性地层堵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占据缝洞空间,受重力、水体的影响小,承压能力高、适用温度宽,适用于低压裂缝性地层堵漏的泡沫复合堵漏剂及其使用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裂缝性地层的泡沫复合堵漏剂,由堵漏剂浆液发泡得到,以所述堵漏剂浆液的总质量为100%计,所述堵漏剂浆液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油溶性氰凝,82%~89%;
纤维桥联剂,0.2%~0.8%;
油井水泥,2%~6%;
用于催化所述油溶性氰凝聚合的催化剂,0.02%~1%;
发泡剂,0.2%~0.8%;
有机溶剂,余量。
具体地,所述纤维桥联剂选自聚丙烯纤维和/或海泡石纤维。
具体地,所述聚丙烯纤维的长度为3mm~9mm,所述海泡石纤维长度为3mm~6mm。
具体地,所述催化剂选自苯磺酰氯或苯甲酰氯,所述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1%~1%。
具体地,所述催化剂选自三乙胺或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催化剂的质量百分比0.02%~0.10%。
具体地,所述发泡剂选自十二烷基聚氧乙烯硫酸钠和/或十六烷基苯磺酸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0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