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无氧沉析药剂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5648.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靖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靖森 |
主分类号: | C02F1/56 | 分类号: | C02F1/56;C02F1/54;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曲靖科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2 | 代理人: | 李继琼;郑兴平 |
地址: | 652500 云南省玉***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絮凝剂 植物原料 沉析 无氧 去除 应用 分子形成包合物 残留化学物质 环糊精包裹 环境污染物 水体电导率 污泥产生量 吸附有机物 有机物分子 低温条件 二次污染 人体健康 使用寿命 絮凝效果 絮凝效率 原料植物 环糊精 种植物 降解 水中 污泥 吸附 絮凝 延缓 取材 废水 大自然 扩散 污水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无氧沉析药剂及其应用,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化学絮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低温条件下絮凝效率不佳、改变水体电导率、污泥产生量大和水中残留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等不足,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植物取材于大自然的易降解的物质,不仅能达到化学絮凝及的絮凝效果,并且不会像化学絮凝剂那样产生二次污染;所使用的β‑环糊精能够吸附有机物分子形成包合物,在去除环境污染物方面能够应用于气相或水相,将其中的有机物分子等吸附去除,同时,本申请的方案中是利用β‑环糊精包裹植物原料微粒,延缓其扩散速度,提高植物原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用沉积法将悬浮固体微粒从液体中分离的一种植物无氧沉析药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环境保护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大量的有机、无机物质进入水体,引起水质的变化,如水体发黑发臭、浊度升高、有毒物质增加、病原微生物滋生等,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全国每年污水排放中,仅 10%的生活污水和70%的工业污水得到处理,其中约有一半工业污水处理设施的出水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其余未处理的污水则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中,致使我国的水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和破坏 ;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正随着城镇建设与发展而呈递增的趋势。
水体中的各种悬浮颗粒物直接影响光照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从而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繁殖。引起水体浊度升高的物质主要有粘土、有机无机物质、藻类等浮游生物以及其他微生物。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是恢复水质的重要一步,降低水体浊度,提高水体透明度常用絮凝剂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如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铁、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等,化学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去浊度效果。然而,化学絮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如低温条件下絮凝效率不佳、改变水体电导率、污泥产生量大和水中残留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等。
因此,低危害的植物原料用于污水净化得到重视。植物絮凝剂取材于大自然中的易降解的植物,不仅能达到化学絮凝及的絮凝效果,并且不会像化学絮凝剂那样产生二次污染。
我们知道,自然界中一些含有刺激和辛辣化学物质的植物品种本身存在一些危害,最主要的表现在对畜牧生产的危害,侵占草地,造成牧草严重减产,天然草地被这些植物入侵后会失去放牧利用价值,常造成家畜误食中毒死亡。这些植物入侵农田、林地、牧场后,与农作物、牧草和林木争夺肥、水、阳光和空间,并分泌克生性物质、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的生长,对农作物和经济植物产量、草地维护、森林更新有极大影响。这些植物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性强,能极大地损耗土壤肥力。另外,这些植物对土壤可耕性的破坏也较为严重。植株能释放多种化感物质,排挤其他植物生长,常常大片发生,形成单优种群,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园林景观,影响林业生产。这些植物植株内含有一些尚不清楚的有毒物质,其花粉能引起人类过敏性疾病。
因此,如果能将这些有害的植物变废为宝,用于污水废水处理领域,将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污水处理剂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无氧沉析药剂及其应用,该药剂用于处理污水,具有原料广、成本低,净化效果佳,无残留的优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植物无氧沉析药剂,其特征在于,采用下列工艺步骤得到 :
a、将植物原料在阳光下晒干或在40~80℃温度下烘干备用;
b、将烘干的植物原料粉碎至粒度为60-8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靖森,未经沈靖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56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