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刮控制系统、雨刮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4998.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薛向钧;吴俊;潘才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8 | 分类号: | B60S1/08;B60S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刮电机 常开触点 低速继电器 高速继电器 二极管 阴极 雨刮控制系统 阳极 第一端 复位线 雨刮器 继电器 档位控制单元 控制输入端 短路现象 高速控制 供电电源 电源线 高速线 控制端 拉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刮控制系统、雨刮器及车辆,所述系统包括:档位控制单元;雨刮电机;低速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分别与低速控制端、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相连,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雨刮电机的复位线相连,低速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分别与供电电源和雨刮电机的电源线相连;高速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分别与高速控制端、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相连,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低速继电器线圈的一端相连,高速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一端与雨刮电机的高速线相连,高速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二端与雨刮电机的低速线相连,高速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三端与低速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第三端相连。从而通过将雨刮电机的复位线调整至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来避免拉弧和短路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刮控制系统、一种雨刮器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雨刮控制系统一般包括雨刮档位控制命令发送单元(如组合开关)、雨刮动作控制单元(如雨刮控制器)、雨刮动作执行机构(如包括雨刮电机、连杆、刮臂等)。雨刮档位命令由组合开关发送,雨刮控制器在接收到组合开关的档位命令后,控制内部继电器动作,切换电路的通断状态,从而实现雨刮的多种功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是发明人基于对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所做出的:
如图1所示,当雨刮控制系统按照图1所示的连接关系相连时,OFF档时,雨刮控制器内部的两个继电器不吸合,当雨刮刮臂不在复位位置时,雨刮电机凸轮开关的复位线(触点2)与电源线(触点3)接通,驱动雨刮电机执行复位动作,复位回路为:电源→触点3→触点2→低速继电器的触点B→高速继电器→雨刮电机的低速线;当雨刮刮臂处于复位位置时,雨刮电机凸轮开关的复位线(触点2)与地线(触点1)接通,雨刮电机的正负极直接接通且接地,雨刮电机执行制动动作,制动回路为:雨刮电机的低速线→高速继电器→低速继电器的触点B→触点2→触点1→地→雨刮电机的负极。低速档时,雨刮控制器内部低速继电器吸合,电源线与雨刮电机的低速线导通,雨刮电机持续低速运转。高速档时,雨刮控制器内部低速继电器和高速继电器均吸合,电源线与雨刮电机的高速线导通,雨刮电机持续高速运转。
但在组合开关换档的过程中,会存在短暂断电的过程,若此时雨刮电机处于制动状态,在继电器动作时会出现火花或拉弧现象,极易造成系统短路或者触点烧结的现象,导致雨刮功能异常。
如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低速继电器的触点跳动是导致雨刮功能异常的导火索。其中,低速继电器的触点跳动是:低速继电器吸合时,低速继电器的弹片与触点A接通,断开时与触点B接通,在进行雨刮档位切换时,例如,从低速档切换至高速档的过程中,组合开关的实际过程为:低速通电→断电→高速通电,相应的,在很短的时间内,低速继电器存在一个“吸合(触点A)→断开(触点B)→吸合(触点A)”的过程,直观表现为低速继电器触点发生跳动。
在雨刮电机制动时,雨刮电机的正极通过低速继电器的触点B与雨刮电机的负极直接相连,由于电机属于强感性负载,在电机运行时会产生反电动势,该反电动势通过回路:雨刮电机的负极→触点1→触点2→雨刮电机的复位线→低速继电器的触点B→高速继电器→雨刮电机的低速线→雨刮电机的正极,直接加载在雨刮电机的正负极之间,回路中产生瞬间的大电流。若此时进行换档动作,低速继电器将发生触点跳动,在低速继电器的弹片从触点B跳至触点A的过程中,会在弹片与触点B之间产生电火花,甚至电弧,导致继电器的触点烧蚀或直接烧结。
当反电动势产生的瞬间电流过大时,电弧击穿空气,使得触点B与触点A经电弧相连,由于触点B与地相连,而触点A与电源线相连,并且触点B与触点A通过电弧相连,则电源线直接接地,从而造成短路现象,导致整车发生短路保护。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雨刮控制系统,通过将雨刮电机的复位线调整至继电器的控制输入端,来避免继电器出现拉弧现象,进而避免电弧造成的正负极短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