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茶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4985.3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安县双山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4 | 分类号: | C05G3/04;C05G3/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张梅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肥料 绿色茶叶 有机茶叶 化学肥料 枯草芽抱杆菌 有机废弃物 肥料配方 合成能力 秸秆粉末 棉籽饼粕 水稻秸秆 土壤肥力 真菌制剂 专用肥料 酒糟 草木灰 茶树枝 茶叶粉 农家肥 生物质 蔬菜叶 鱼骨粉 中药渣 土壤 板结 茶树 肥力 蚕砂 鸡粪 螺菌 鸭粪 油籽 制备 废弃物 秸秆 海洋 | ||
一种绿色茶叶专用肥料,由中药渣50‑70份、秸秆60‑80份、草木灰20‑40份、农家肥20‑60份、酒糟20‑30份、鸡粪20‑30份、鸭粪20‑30份、鱼骨粉10‑20份、茶叶粉5‑10份、茶树枝粉5‑10份、蔬菜叶10‑20份、油籽秸秆粉末10‑15份、棉籽饼粕1‑5份、蚕砂1‑5份、水稻秸秆粉末1‑3份、枯草芽抱杆菌1‑3份,EM菌剂1‑3份,海洋螺菌粉末1‑3份制成,该肥料配方中加入了多种生物质肥料,且不含任何化学肥料成分,不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符合有机茶叶的要求,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能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又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本发明肥料能大幅提高有机茶叶的产量及品质,在肥料在中加入各种真菌制剂,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茶树本身合成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茶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素有饮茶的传统,因而茶树种植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出产各式品种的茶叶,如普洱茶、毛尖茶等,传统的茶树种植通常只是考虑如何提高茶叶的亩产产量,多采用常规的化学肥料进行施肥,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易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丧失,土质变硬,茶叶生长缓慢,对于茶叶的长期种植不利。因此亟待发明一种茶叶的专用肥料,适合茶叶的生长发育,且不会造成土壤板结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茶叶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肥料没有加入任何化学肥料,不会造成土壤的板结和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符合有机茶叶的要求,以有机废弃物为原料,能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又降低生产成本,能大幅提高茶叶的产量及品质,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绿色茶叶专用肥料,按重量份计算:由中药渣50-70份、秸秆60-80份、草木灰20-40份、农家肥20-60份、酒糟20-30份、鸡粪20-30份、鸭粪20-30份、鱼骨粉10-20份、茶叶粉5-10份、茶树枝粉5-10份、蔬菜叶10-20份、油籽秸秆粉末10-15份、棉籽饼粕1-5份、蚕砂1-5份、水稻秸秆粉末1-3份、枯草芽抱杆菌1-3份,EM菌剂1-3份,海洋螺菌粉末1-3份制成。
前述绿色茶叶专用肥料,按重量份计算:由中药渣55-65份、秸秆65-75份、草木灰25-35份、农家肥30-50份、酒糟22-28份、鸡粪22-28份、鸭粪22-26份、鱼骨粉12-18份、茶叶粉6-8份、茶树枝粉6-8份、蔬菜叶12-16份、油籽秸秆粉末12-14份、棉籽饼粕2-4份、蚕砂2-4份、水稻秸秆粉末1.5-2.5份、枯草芽抱杆菌1.5-2.5份,EM菌剂1.5-2.5份,海洋螺菌粉末1.5-2.5份制成。
前述绿色茶叶肥料,按重量份计算:由中药渣60份、秸秆70份、草木灰30份、农家肥40份、酒糟25份、鸡粪25份、鸭粪24份、鱼骨粉15份、茶叶粉7份、茶树枝粉7份、蔬菜叶14份、油籽秸秆粉末13份、棉籽饼粕3份、蚕砂3份、水稻秸秆粉末2份、枯草芽抱杆菌2份,EM菌剂2份,海洋螺菌粉末2份制成。
前述绿色茶叶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所述重量份的中药渣、秸秆、草木灰、农家肥、酒糟、鸡粪、鸭粪、鱼骨粉、茶叶粉、茶树枝粉、蔬菜叶、油籽秸秆粉末、棉籽饼粕、蚕砂、水稻秸秆粉末、枯草芽抱杆菌、EM菌剂,海洋螺菌粉末;
(2)中药渣、秸秆、草木灰、酒糟、鸡粪、鸭粪、鱼骨粉、茶叶粉、茶树枝粉、蔬菜叶、油籽秸秆粉末、棉籽饼粕、蚕砂、水稻秸秆粉末混合,得混合物A;
(2)将混合物A摊匀,加入中所得农家肥肥,搅拌均匀,得混合物B;
(3)在混合物B中混入枯草芽抱杆菌、EM菌剂,海洋螺菌粉末,搅拌均匀,得混合物C;
(4)将(3)中所得混合物堆放在20-30℃的室内,堆放时间为3-5小时,
造粒,烘干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安县双山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瓮安县双山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