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矢量射频信号的光载波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4885.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迟楠;秦超逸;李建岐;陆阳;安春燕;刘文亮;林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H04B10/556;H04B10/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吴黎 |
地址: | 102209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矢量 射频 信号 载波 编码 方法 装置 系统 | ||
一种矢量射频信号的光载波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用于光通信的通信数据;对通信数据进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采用预设相位比例对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后的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通信数据;对编码后的通信数据进行射频调制得到光载波信号。使得通信数据能够按预设比例分散在星座图的各个象限,提高系统传输的平衡性。并且,由于采用预设比例进行编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预编码方式,能够减少编码过程的复杂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载无线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矢量射频信号的光载波编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高速接入网、智能终端的各种数据业务、多媒体广播系统和众多大数据业务的应用对高速数据无线通信提出了极大的考验。光载无线和高频高阶矢量射频信号拥有带宽大和衰减小的特性,为未来高速无线通信提供可能。然而,利用传统的电子器件生成高频率的、高质量的矢量射频信号极具挑战。因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基于光子辅助技术的高频矢量射频信号的生成方案。其中,有代表的是基于光载波抑制的预编码和倍频方案。由于有倍频产生,需要对矢量信号在倍频前进行预编码。
请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预编码星座图。针对同源光子辅助技术的强度调制器的高频矢量射频信号产生的预编码方案。尽管其满足光载波抑制的高频矢量射频信号产生的系统结构,但其编码后的星座点集中在第一、第二象限中,这种不平衡分布的特性导致了系统传输性能的损伤。
请参考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预编码星座图。针对图1中预编码方案所改进的平衡预编码方案。尽管该方案使编码后的星座点均匀地、平衡地分布在四象限中,但在预编码过程中,额外增加一个伪随机二进制序列发生装置,增大了复杂度。
现有两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如下:(1)因星座点集中分布在第一和第象限内带来的不平衡系统传输性能损伤;(2)预编码过程的复杂度过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低复杂度高质量的矢量信号编码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低复杂度高质量的矢量信号编码方式。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矢量射频信号的光载波编码方法,包括:
获取用于光通信的通信数据;对通信数据进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采用预设相位比例对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后的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通信数据;对编码后的通信数据进行射频调制得到光载波信号。
可选地,预设相位比例满足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幅角与编码后的幅角之比为2:1。
可选地,采用预设相位比例对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后的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通信数据采用如下公式进行编码:c0=-a0-ib0;c1=+a1-ib1;c2=-a2+i b2;c3=+a3+i b3;其中,c0、c1、c2和c3分别为编码后的通信数据;a0、a1、a2和a3,以及b0、b1、b2和b3分别为正数,且a0≈2b0,a1≈2b1,2a2≈b2,2a3≈b3。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矢量射频信号的光载波编码装置,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光通信的通信数据;正交模块,用于对通信数据进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编码模块,用于采用预设相位比例对正交相移键控调制后的通信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编码后的通信数据;调制模块,用于对编码后的通信数据进行射频调制得到光载波信号。
可选地,预设相位比例满足正交相移键控调制的幅角与编码后的幅角之比为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