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弹性垫式管道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3966.9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4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刘成洋;李小辉;路双莹;杨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L3/08 | 分类号: | F16L3/08;F16L59/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性 管道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用管道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垫式管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船用高温管道的弹性支撑是船用高温管道系统的重要部件,是管道支撑的一种特殊型式,主要任务是:支撑管道系统的重量载荷;同时允许管道有一定的位移,增加管道柔性,从而降低管道的热膨胀应力;还要适应摇摆、倾斜、冲击等船用条件。
目前船用高温管道的弹性支撑通常采用弹簧吊架的方式,具有尺寸较大的问题,而且布置数量也较多,给舱室布置带来较大困难。传统的弹簧吊架选型优化、布置优化等耗费精力较大,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系统布置、管道力学上都会受一定的影响,难以使系统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因此,力图最大程度减小船用高温管道弹性支撑的结构尺寸,为系统的设计与综合布置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弹簧吊架支撑方式尺寸较大、布置数量较多、吊架选型优化和布置优化耗费精力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弹性垫式管道支撑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弹性垫式管道支撑结构,包括U型管卡和弹性支座,弹性支座横截面呈“凹”字形,弹性支座的下表面和船体结构配合,弹性支座上表面挖设的圆弧形凹槽用于和管道配合;弹性支座的圆弧形凹槽两侧开设有孔,U型管卡圆弧部分套设于管道外部,U型管卡圆弧部分的两端向船体结构直线伸出并穿过开设于弹性支座上的孔与船体结构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的管道外壁包覆有热绝缘垫。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弹性支座为金属网状结构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弹性支座由多根相互交错的波浪形和/或螺旋形钢丝压制成型,或压制焊接成型。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U型管卡与船体结构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弹性支座的圆弧形凹槽直径与热绝缘垫外径相同。
根据上述方案,所述U型管卡圆弧部分内径与热绝缘垫外径相同。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安装空间小,本发明使用弹性支座和热绝缘垫来固定管道,通过U型管卡与船体结构固连,需要的安装空间很小,避免了传统弹性吊架支撑方式的安装空间大的缺陷。
2.管道柔性好,弹性支座采用金属网状结构,由多根相互交错的波浪形和螺旋形不锈钢丝焊接、压制成型,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跟随管道的热膨胀产生变形,在支撑管道的同时,满足管道系统的热膨胀要求。
3.适应性好,不锈钢材质、钢丝规格、网状结构的疏密程度可调,能够使支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结构稳定性好,能够适应船用环境下的倾斜、摇摆和冲击条件。
4.热膨胀性好,管道外周套设热绝缘垫,可以有效隔离管道内介质散发出的热量,满足高温管道隔热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型管卡,2-热绝缘垫,3-弹性支座,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性垫式管道支撑结构,包括U型管卡1和弹性支座3,弹性支座3横截面为“凹”字形,弹性支座3的下表面和船体结构配合,弹性支座3上表面挖设的圆弧形凹槽用于和管道配合;弹性支座3开设有孔,U型管卡1圆弧部分套设于管道外部,U型管卡1圆弧部分的两端向船体结构直线伸出并穿过开设于弹性支座3上的孔与船体结构连接。
管道外壁还包覆有热绝缘垫,热绝缘垫2用于隔离管道内介质散发出的热量,满足高温管道隔热的需求。
弹性支座3采用金属网状结构,由多根相互交错的波浪形和螺旋形不锈钢丝焊接、压制成型,使结构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跟随管道的热膨胀产生变形,不锈钢材质、钢丝规格、网状结构的疏密程度可调,能够使支撑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性能满足管道支撑及热膨胀要求,并且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能够适应船用环境下的倾斜、摇摆和冲击条件。
U型管卡1与船体结构通过螺栓4连接。
弹性支座3的圆弧部分直径与热绝缘垫2外径相同。
U型管卡1圆弧部分内径与热绝缘垫2外径相同。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