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早强型低成本充填材料及其配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3776.7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9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卢前明;张元馨;刘文永;韩红强;孙文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4B28/08 | 分类号: | C04B28/08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张绍琳;孙诗雨 |
地址: | 45119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早强型 低成本 充填 材料 及其 配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煤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早强型低成本充填材料及其配制方法。所述充填材料由水、胶结料、激发剂、辅助激发剂及掘进矸和炉底灰的混合物组成;其中水占充填材料的21%~23%,胶结料为硅酸盐水泥熟料、粉煤灰及水淬矿渣的混合物,占充填材料的15.2%~19.5%,激发剂占胶结料的0.5%~0.9%,辅助激发剂为硫铝酸盐水泥熟料和脱硫石膏的混合物,占胶结料的2.5%,余量为掘进矸和炉底灰的混合物。本发明早期强度高,流动性能好,泌水率小,满足大多数煤矿对充填材料性能的要求,充填材料总质量的93%以上为固体废弃物及矿井废水,降低了充填材料成本,充分利用了废弃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矿充填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早强型低成本充填材料及其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采煤、掘进和矿物加工过程的副产物,目前我国煤矸石存量在40亿t以上(超过我国固体废弃物总量的40%),开采工程中产生的矸石堆积在地表,不仅占用耕地,某些情况下矸石山会发生自燃,并产生多种有害气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具有一定发热值的煤矸石可用于发电,而岩巷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砂岩、灰岩类矸石却极少得到利用。
粉煤灰是火电厂在燃煤发电,钢铁厂冶炼等过程中产生的火山灰质固体废物。
我国每年的粉煤灰堆积量超过11亿t,每年还要以1亿t左右排放量递增,粉煤灰的堆积在城市周边将造成多种危害:占用大量的耕地,污染大气,对农作物生长及人畜健康成严重危害。一是随烟气排出并收集的细灰,称为粉煤灰;二是由较大颗粒的熔融体组成,从锅炉底部排出的灰渣,称为炉底灰。一般粉煤灰产量占70%~90%,炉底灰占30%~10%,粉煤灰可作为水泥及混凝土参合料,可用于制作粉煤灰砖,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价格较高,而由于炉底灰活性低,颗粒较大且不均匀,极少得到利用,因此价格较低。
煤矿充填开采技术是一种科学的绿色采矿技术,也是未来采矿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我国煤矿充填开采,主要采用的胶结充填材料有:高水材料、超高水材料、膏体材料、似膏体材料、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材料等,其中高水材料及超高水材料具有优异的流动性能,并且具有速凝、早强的优点,膏体材料和似膏体材料具有早强强度高、泌水率小的优点,但上述材料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充填材料成本高:由于高水材料及超高水材料中掺加了大量硫铝酸盐水泥、石灰、石膏、各类激发剂等,致使其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每充填1m3采空区,充填材料的费用可到400元~800元,膏体材料、似膏体材料及全尾砂胶结材料,由于水泥掺量高(通常在8%以上),外加剂掺量在2%以上,充填1m3采空区,充填材料成本在100元以上。
2.在保证早期强度的条件下很难兼顾料浆流动性,膏体材料及似膏体材料为了提高早期强度,降低泌水率,质量浓度通常在80%以上,为达到输送要求,通常需要提高泵送压力,并且容易导致堵管事故。
3.在保证输送性能及早期强度的条件下,难以兼顾料浆泌水率:高浓度全尾砂充填材料浓度在72%~79%之间,其流动性较好,可采用自流输送或加压泵送,但由于其泌水率高,充入采空区后,充填体将因脱水导致其固结强度的降低,同时造成工作面污染。
充填开采法难以在煤矿推广,很大程度是由于成本问题,而充填材料本身的成本占据了很大比重,因此,新型煤矿充填材料,首先需降低材料成本,其次要有足够的早期强度,在拆除模板后能够保持自立且承担垮落直接顶的重量,同时,要保证较好的流动性以利于输送,较低的泌水率,使得料浆脱水后,充填体强度仍能够满足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煤矿充填材料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兼顾输送性能、早期强度和料浆泌水率,公开了一种煤矿早强型低成本充填材料及其配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难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
- 下一篇:一种钢渣协同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