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3644.4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1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新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星云网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1 | 分类号: | A61B17/1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东京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壁夹 调节杆 环夹 调整机构 体内 上扣 冠脉搭桥术 辅助器械 螺纹啮合 近端 下扣 吻合 向后倾斜 向上拱起 周向侧壁 转轴铰接 贯穿管 后端面 凸出部 下端部 壁夹 脖颈 顶面 管壁 下端 脱离 | ||
本发明提供的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调整机构,包括管壁夹和管壁夹调整机构,管壁夹调整机构包括调节帽和调节杆;调节杆自管壁夹本体顶面插入该管壁夹本体内,并向后倾斜;调节杆的下端周向侧壁与下扣环夹的置于管壁夹本体内的部分螺纹啮合;调节杆的中部为以向外凸出部,且偏置于调节杆的轴线一侧,并与上扣环夹的置于管壁夹本体内的部分的后端面螺纹啮合时,调节杆脱离与下扣环夹的接触,上扣环夹的置于管壁夹本体内的部分为向上拱起的弧形,且上扣环夹与管壁夹本体的通过转轴铰接;调节杆包括贯穿管壁夹本体顶面的脖颈部,其上、下端部的卡挡在管壁夹本体的顶面的外侧和内侧。结构简单,易操作,提升了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专利号为ZL201220301496.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创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其主要是针对手术操作的简便、减少出血和对血管的保护进行的改进,但是其对管壁夹的上、下扣环夹的调整采用独立的调整部件,分别实现对上扣环夹和下扣环夹的位置调整,并且需要借助辅助操作杆实现对下扣环夹的位置调整,显得部件繁多且操作繁琐,同时不可不避免的存在操作不稳和跌落辅助操作杆的现象,容易给手术带来紧张和不利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微创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存在操作部件多、操作繁琐和容易导致手术紧张和不安全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包括管壁夹和管壁夹调整机构,所述管壁夹包括管壁夹本体、上扣环夹和下扣环夹,上扣环夹和下扣环夹分别设置在所述管壁夹本体同一端的上、下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一用以调节所述上扣环夹和下扣环夹的位置的调节操作件;
所述调节操作件包括调节帽和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自所述管壁夹本体顶面插入该管壁夹本体内,并向后倾斜;
所述调节杆的下端周向侧壁与所述下扣环夹的置于所述管壁夹本体内的部分螺纹啮合;
所述调节杆的中部为以向外凸出部,且偏置于调节杆的轴线一侧,以使得该向外凸出部与所述上扣环夹的置于所述管壁夹本体内的部分的后端面螺纹啮合时,所述调节杆的下端脱离与所述下扣环夹的接触;
所述上扣环夹的置于置于所述管壁夹本体内的部分为向上拱起的弧形,且上扣环夹与所述管壁夹本体的通过转轴铰接;
所述调节杆包括一脖颈部,该脖颈部贯穿所述管壁夹本体的顶面,且该脖颈部的上、下端部的卡挡在所述管壁夹本体的顶面的外侧和内侧。
上述管壁夹本体的顶面供所述调节杆穿过的孔为以管壁夹本体的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矩形孔。
上述管壁夹本体的顶面供所述调节杆穿过的孔为以管壁夹本体)的前后方向为长轴的椭圆孔。
本发明提供的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通过一个调节部件即可实现对上扣环夹和下扣环夹的位置的调整,并且不需要额外的辅助操作杆,简单,易操作,提升了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一种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管壁夹本体;2、上扣环夹;3、下扣环夹;4、调节帽;5、调节杆;6、向外凸出部;7、脖颈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星云网络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星云网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6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伤口闭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微创冠脉搭桥术近端吻合辅助器械的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