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尾气远程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3600.1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军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 | 分类号: | G06K19/07;G01N33/00;G08B2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7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远程检测系统 物联网技术 车上装置 检测站 服务器 车载检测模块 软硬件设计 报警模块 电子标签 人工操作 手机访问 手机模块 无线通信 用户手机 有效减少 远程检测 处理器 短信 违规 超标 检测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尾气远程检测系统,由车上装置、无线通信、检测站装置、服务器、用户手机组成;所述的车上装置包括车载检测模块、电子标签;所述的检测站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处理器、报警模块、手机模块。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尾气远程检测系统,采用RFID技术对系统进行软硬件设计,汽车尾气超标用户可收到短信,用户也可通过手机访问服务器来查阅有关汽车缴费、违规信息,无需人工操作便可远程检测汽车尾气的功能,有效减少了检测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汽车尾气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尾气远程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据国家环保部统计,在大气的主要污染中近几年煤烟污染(主要是S02等)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但是NO等污染物的比例早逐年上升趋势,而NO的主要排放源之一来自于在用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状况,机动车的数量按照每年10%的速度递增,机动车尾气已经或将很快成为很多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目前,人们对在用机动车的关注通常只偏重于安全性能和动力性能,而对车辆带来的尾气污染一般来说重视不够。其中相当一部分车辆由于超载、过度使用,维护保养条件差等情况,使得其尾气中污染物排放量要比美国等发达国家高15倍以上。
早在2000年,我国部分城市就开始用简易工况法取代当时的怠速法来进行车辆年检的工作,北京在2002年下半年在全国率先正式应用了简易工况法检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对车辆的NO排放采取了严格控制措施,近两年,昆明、深圳、杭州等城市也由于实施了简易工况法联网,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控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有效的机动车排放监管系统(建立I/M制度),对保证车辆的达标使用,加速老旧同车辆的更新淘汰,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办法。
为了使城市的空气更加透明,更加清新,蓝天白云更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各地都加快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步伐,其中,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成为实现城市大气质量的根本性好转的关键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汽车尾气远程检测系统,采用RFID技术实现无需人工操作便可远程检测汽车尾气的功能,有效减少了检测时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由车上装置、无线通信、检测站装置、服务器、用户手机组成;所述的车上装置包括车载检测模块、电子标签;所述的检测站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处理器、报警模块、手机模块;车上装置准确检测行驶在实际道路的汽车尾气成分,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检测站装置的读写器,检测站装置中的处理器将检测结果保存并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还可通过手机模块发送至用户手机,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报警模块,若检测结果超标,则发送报警信号至报警模块;用户还可通过手机访问远程服务器来查阅有关汽车缴费、违规信息。
而且,所述的车载检测模块包括CC2530控制器、传感器。
而且,所述的采用CC2530控制器作为控制芯片,接收传感器检测的汽车尾气含量,将检测结果及汽车车牌号发送至电子标签;传感器安装在汽车排气管内部,传感器至少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碳氢化合物传感器和氮氧化物传感器。
而且,所述的电子标签工作频率为2.4GHz,识别距离70m,识别速度可达200公里/小时,采用GFSK调制方式,工作温度-25℃~+85℃,工作湿度小于90%。
而且,所述的RFID读写器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与报警模块电连接,处理器与服务器通过Internet进行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军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军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色谱信标的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定位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U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