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土钻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2685.1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25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曾奖;徐大平;李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8 | 分类号: | G01N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土钻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土钻,包括钻杆、钻头以及螺丝批状把手,钻杆形成为圆柱状,在钻杆的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中心线垂直于钻杆的轴线的第一插孔,钻头形成为圆柱状,钻头以与钻杆形成为一体的方式与钻杆的下端连接,在钻头的内部形成有从钻头的下端面起沿着钻头的轴向延伸的取土空间,钻头的下端形成为钻尖,在取土空间的侧壁上开设有从钻尖起沿着钻头的轴向延伸的用于将土样从取土空间取出的取样口,螺丝批状把手包括螺丝批杆、与螺丝批杆的一端连接的手柄以及与螺丝批杆的另一端连接的螺丝批头,螺丝批状把手以螺丝批杆能够穿过钻杆的第一插孔的方式与钻杆的第一插孔连接。具有使用和收纳方便、能够对坚硬的土壤进行取样且不易损坏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取样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取土钻。
背景技术
在对土壤的研究工作中,研究人员需要通过土壤取样工具对土壤进行取样,进而对土壤中的养分等进行检测、分析。
土壤取样工具多种多样,目前多采用取土钻实现对土壤样本的采集工作,最常见的取土钻具有钻杆、钻头以及“T”字形或其他形状的把手,把手固定连接在钻杆的上端,钻头为与钻杆的下端焊接或螺旋连接的螺旋状钻头,使用时依靠人力旋转把手将该取土钻的螺旋状钻头压入土壤中对土壤进行取样,取样完成后通过把手提起该取土钻,并利用与取土钻配套使用的辅助工具将获得的土样从钻头中取出,对取得的土样的养分等进行检测分析。
由于现有的取土钻主要依靠人施加在把手上的力将其插入土壤中,使得这些取土钻仅能够对土质较为松软的土壤进行取样,当对林地土壤等土质坚硬的土壤进行取样工作时,存在受力不够,钻头不易进入土壤、钻头与钻杆之间受力不均匀而极易损坏等问题。
另外,现有取土钻的把手的占位空间大,且用于将土样从钻头中取出的辅助工具需要另外携带,存在使用和收纳均不方便的问题。
除此之外,将钻头设计为螺旋状,在取样过程中存在取得的样本的表层土壤极易抖落从而对下层土壤造成污染,使研究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和收纳方便、能够对土质坚硬的土壤进行取样且不易损坏的取土钻。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一种取土钻,包括钻杆、钻头以及螺丝批状把手,
所述钻杆形成为圆柱状,在所述钻杆的上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中心线垂直于所述钻杆的轴线的第一插孔,
所述钻头形成为圆柱状,所述钻头以与所述钻杆形成为一体的方式与所述钻杆的下端连接,在所述钻头的内部形成有从所述钻头的下端面起沿着所述钻头的轴向延伸的取土空间,所述钻头的下端形成为钻尖,在所述取土空间的侧壁上开设有从所述钻尖起沿着所述钻头的轴向延伸的用于将土样从所述取土空间取出的取样口,
所述螺丝批状把手包括螺丝批杆、与所述螺丝批杆的一端连接的手柄以及与所述螺丝批杆的另一端连接的螺丝批头,所述螺丝批状把手以所述螺丝批杆能够穿过所述钻杆的第一插孔的方式与所述钻杆的第一插孔连接。
另外,技术方案2的取土钻,在技术方案1的取土钻中,所述钻杆为实心钻杆。
另外,技术方案3的取土钻,在技术方案2的取土钻中,所述螺丝批头为一字型螺丝批头。
另外,技术方案4的取土钻,在技术方案1的取土钻中,在所述钻杆的上端形成有从所述钻杆的上端面起沿着所述钻杆的轴向延伸的第二插孔,所述螺丝批状把手能够以所述螺丝批杆插入所述第二插孔中的方式插设在所述钻杆的上端面上。
另外,技术方案5的取土钻,在技术方案4的取土钻中,所述第一插孔和所述第二插孔的直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6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擦件和清洁机器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低能耗海水脱硫氧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