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固定设备的脑颅手术使用的引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2260.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1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叶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2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李玉州 |
地址: | 400042***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系统 固定杆 竖直槽 固定设备 固定装置 脑颅手术 旋转块 旋转片 旋转轴 引流管 侧孔 内腔 开口 管体长度方向 长方形构造 活动连接端 引流 凹槽内腔 管体外壁 凸形结构 一端开口 水平状 最窄处 条纹 长边 凸起 旋钮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固定设备的脑颅手术使用的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侧孔,所述具有侧孔的一端也具有开口,开口上具有活动连接端盖;在沿管体长度方向的管体外壁上设置有竖直槽,竖直槽内腔的截面为凸形结构,在竖直槽的内腔内还设置有水平状的条纹凸起,所述引流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由固定杆和设置在固定杆上可以旋转的旋转块组成,旋转块的旋转轴穿过固定杆,在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旋钮和旋转片,旋转片为长方形构造,其长边的长度大于凹槽内腔最窄处的距离。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很方便的对脑颅内的淤血进行引流同时也方便对脑颅进行用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引流装置是颅内血肿钻孔引流术的一种常用的手术器械,通常来说,引流管主要为脑室引流管,引流管为一根管,管的末端具有侧孔,从侧孔进入的血污可以管的另一端流出,从而达到降低患者脑压的作用。
现有的引流管的一端为封闭状,这样的结构不便于清理使用后的管道,同时,目前清理引流管均为手工清理,其清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固定设备的脑颅手术使用的引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固定设备的脑颅手术使用的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引流管的管体一端开口,另一端具有侧孔,具有侧孔的一端也具有开口,开口上具有活动连接端盖;其特征在于:在沿管体长度方向的管体外壁上设置有竖直槽,竖直槽内腔的截面为凸形结构,在竖直槽的内腔内还设置有水平状的条纹凸起,所述引流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由固定杆和设置在固定杆上可以旋转的旋转块组成,旋转块的旋转轴穿过固定杆,在旋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旋钮和旋转片,旋转片为长方形构造,其长边的长度大于凹槽内腔最窄处的距离。
所述旋转片为三个,均布在固定杆上。
所述固定杆的上部设置有吸管固定装置。
所述吸管固定装置为夹子。
所述吸管固定装置为布带。
本发明通过在引流管的管体后部加上固定设备,固定设备可以将吸取血污的吸管固定,这样可以更加方便的对脑颅内部的剩余淤血情况进行观察,方便了手术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图3中升降片的俯视图;
图7为图3中摇摆杆左视图;
图8为图3中压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仰视图;
图10为重力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仰视图;
图12为清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22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