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1550.3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孙涛;马正;张小栓;张永军;刘春娥;于海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26467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单环刺螠 摄食 节律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水产类动物摄食领域,提供了一种测定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置标准液并用分光光度计扫描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与标准吸光度;将养殖箱和单环刺螠分组,单环刺螠置入养殖箱内,并设置空的对照箱;每日投喂饲料在养殖箱与对照箱内;投喂饲料一个小时之后,吸取测定水样;用分光光度计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之后进行数据处理即可得到该时间段内单环刺螠的摄食强度。本方法可以测定准确的数值,直观准确。根据测定的单环刺螠的摄食节律,可以为单环刺螠的投喂管理和水质调控等提供依据,本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滤食性动物的摄食节律的测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类动物摄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测定水产动物摄食节律的方法有胃肠充塞度法、日摄食率法、自适应投喂法、观察法。但对于滤食性、渣食性的单环刺螠来说,这些方法都不适用。
胃肠充塞度法借助于化学试剂对目标进行固定,继而解剖,随后目测肠胃食物的充塞度。日摄食率法的测定是建立在胃肠充塞度法的基础上,过测定同一天各次饱满指数求得其平均值,以及食物通过消化道所需要的时间来进行日摄食率的测定方法。自适应投喂法是通过养殖对象咬食触控自动装置来记录其摄食活动的一种方法。观察法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对养殖对象的摄食行为强度进行人工观察。
现有的测量方法都是以人工目测判断为主,精确度不高,需要大量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投入,研究成本较高。本发明中采用水样吸光度的变化得出单环刺螠在某一时段的摄食强度,进而得到单环刺螠的摄食节律。方法简单,实用,精确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定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方法,得到各个时段的单环刺螠强度。本测定方法可以测定准确的数值,更加直观准确。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测定单环刺螠摄食节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标准液配置:将粉末饲料与水混合直到形成悬浊液,得到标准液;
(2)、标准液测定:将标准液用分光光度计扫描,波长190~1100nm处的吸收情况,从而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与标准吸光度;
(3)、分组:将养殖箱分为3-9组,每组2-3个养殖箱,将单环刺螠分成4-24组,然后将每组的单环刺螠分别置入一个养殖箱内,保证2-3个养殖箱内空置,为对照箱;
(4)、投喂:每日分成3-5次,将等量的饲料投喂在每个养殖箱内,其中对照箱中将饲料与水均匀混合;
(5)、取样:投喂饲料一个小时之后,通过取样器分别在每个单环刺螠的养殖箱内吸取2-3毫升的测定水样,再从对照箱内吸取等量的第一对照水样;
(6)、测定:将测定水样与对照水样移入比色皿中,再用分光光度计分别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分别得到测定吸光度与对照吸光度;
(7)、数据处理:将测定吸光度与标准吸光度进行比较,得到测定吸光度改变量,将对照吸光度与标准吸光度进行比较,得到对照吸光度改变量,再将测定吸光度改变量与对照吸光度改变量进行差值比较,得到该时间段内单环刺螠的摄食强度。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步骤(4)中在实验之前,停止投喂1-2日。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步骤(4)中在投喂之前2-6小时,对水体进行更换。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养殖箱的中央设有充气石。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步骤(5)中取样的位置为养殖箱或对照箱的四个半角线处,即养殖箱或对照箱离充气石25cm、水深1cm处。
发明实施例还提供,所述步骤(4)与步骤(5)之间,在对照箱的饲料混合完毕后,立即吸取与所述第一对照水样等量的第二对照水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1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底部挂网的青口贝养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挂圈支撑架的青口贝养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