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380.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3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邵徐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51/06;C08K9/12;C08K3/22;C08K3/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322121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二氧化钛 蒙脱土 聚乙烯 复合材料 制备 高密度聚乙烯 相容剂 高速混合机 聚乙烯材料 螺杆挤出机 材料成本 挤出造粒 原料混合 共混物 重量份 拉伸 切粒 冷却 配方 挤出 替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5~10份,相容剂1~5份。将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粉末与高密度聚乙烯置于高速混合机中、在200‑500r/min转速下混合7‑10min,并同时添加配方比例的相容剂;并将得到的共混物添加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挤出温度为120‑150℃,然后冷却、切粒,得到聚乙烯/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聚乙烯/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拉伸强度提高47.2%~84.6%,冲击强度提高30.4%~93.7%,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以替代普通聚乙烯材料,降低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聚乙烯与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合物/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由于具有令人瞩目的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光性能等,已成为目前复合材料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聚乙烯PE是以乙烯为单体,经催化聚合、造粒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其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且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然而该材料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低温缓冲性能差,较易老化,后期加工成型耐热性差,拉伸强度低等缺点,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高端工程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蒙脱土MMT是一种硅酸盐的天然矿物,为膨润土矿的主要矿物组分,是一类由纳米厚度的表面带负电的硅酸盐片层,依靠层间的静电作用而堆积在一起构成的土状矿物,其晶体结构中的晶胞是由两层硅氧四面体中间夹一层铝氧八面体构成。具有独特的一维层状纳米结构和阳离子交换性特性。经改性的蒙脱土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良好的分散性能,可以广泛应用高分子材料行业作为纳米聚合物高分子材料的添加剂,提高抗冲击、抗疲劳、尺寸稳定性及气体阻隔性能等,从而起到增强聚合物综合物理性能的作用,同时改善物料加工性能。纳米二氧化钛,亦称钛白粉,直径在100纳米以下,产品外观为白色疏松粉末。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抗菌、自洁净、抗老化等性能,可广泛用于化妆品、功能纤维、塑料、油墨、精细陶瓷等领域,但由于其比表面积很大,且为无机物,很难与普通的有机聚合物相容,极大地限制了其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聚乙烯/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聚乙烯低温缓冲性能差,较易老化,后期加工成型耐热性差,拉伸强度低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乙烯/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5~10份,相容剂1~5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8份,相容剂3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5份,相容剂2份。
作为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而成:高密度聚乙烯100份,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10份,相容剂5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容剂为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聚氧化乙烯POE、聚乙烯接枝环氧中的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乙烯/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常温下将蒙脱土加入到缓冲溶液中,超声分散,然后将聚多巴胺加入到蒙脱土悬浮液中,常温下搅拌,真空烘干,得到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的蒙脱土;
(2)常温搅拌下将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的蒙脱土加入氯化氢和乙酸混合溶液中,然后在30℃-90℃下缓慢加入二氧化钛前驱体,持续搅拌,真空烘干,得到蒙脱土负载二氧化钛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花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