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动态地确定和控制无油冷却器的滚动元件轴承处的制冷剂薄膜厚度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7190.X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5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J·H·约翰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灵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1/00 | 分类号: | F25B31/00;F25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须一平;姜龙 |
地址: | 美国北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动态 确定 控制 冷却器 滚动 元件 轴承 制冷剂 薄膜 厚度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油冷却器的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动态地确定无油冷却器运行期间的无油冷却器的轴承处的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以及当所述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与阈值制冷剂薄膜厚度不同时,控制无油冷却器的其它部件从而改变轴承处的制冷剂薄膜厚度或无油冷却器的运行,其中,
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仅仅根据所述轴承的温度和转速来确定所述无油冷却器运行期间的所述无油冷却器的轴承处的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无油冷却器的其它部件,从而当所述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低于阈值制冷剂薄膜厚度时,所述改变轴承处的制冷剂薄膜厚度是增加所述制冷剂薄膜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制冷剂 薄膜厚度是预定的最小制冷剂薄膜厚度。
4.一种无油冷却器的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动态地确定无油冷却器运行期间的无油冷却器的轴承处的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以及当所述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与阈值制冷剂薄膜厚度不同时,控制无油冷却器的其它部件从而改变轴承处的制冷剂薄膜厚度或无油冷却器的运行,其中,
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利用转化为计算机化指令集的公式1来执行确定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h实际的专门功能:
公式1:
其中:
A、B、C、D和G是常数;
e是欧拉常数;
Rr是内轴承座圈的曲率半径;
R是旋转速度;
k是波尔兹曼常数;
E是杨氏模量;
F是负载参数;
N是动态粘度;
v是滚珠和内座圈的平均滚动速度;以及
α是压力粘度。
5.一种无油冷却器的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动态地确定无油冷却器运行期间的无油冷却器的轴承处的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以及当所述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与阈值制冷剂薄膜厚度不同时,控制无油冷却器的其它部件从而改变轴承处的制冷剂薄膜厚度或无油冷却器的运行,其中,
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利用转化为计算机化指令集的公式2来执行确定实际制冷剂薄膜厚度h实际的专门功能:
公式2:
其中:
H、I和J是常数;
e是欧拉常数;
Rr是内轴承座圈的曲率半径;
R是旋转速度;
E是杨氏模量;
F是负载参数;
N是液体制冷剂的动态粘度;以及
v是滚珠和内座圈的平均滚动速度。
6.一种无油冷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机化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无油冷却器系统的电机的运行和/或控制液体制冷剂温度影响装置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冷却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配置成测量所述制冷剂流体的电容,其中所述电容被通信到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以及
所述计算机化控制装置配置来根据所述电容确定所述轴承处的所述制冷剂流体的动态实际薄膜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灵国际有限公司,未经特灵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71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止搅拌车漏料装置
- 下一篇:搅拌车洗车浆水用于混凝土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