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6437.6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全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316 | 分类号: | G10L21/0316;G10L21/0356;H04N21/43;H04N21/439;H04N21/44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一号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 画面 外设 声音 同步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目标码流中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解码,提取解码的声音信号在目标时段内声音振幅峰值,并将声音信号传输到外部设备中播放;
采集环境声音,并提取目标时段内环境声音振幅峰值;
将提取的解码声音振幅峰值与环境声音振幅峰值进行对比,计算电视画面播放与传输至外部设备播放的声音时间差;
根据所述时间差控制电视图像信号延时输出,以达到声画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提取的解码声音振幅峰值与环境声音振幅峰值进行对比,计算电视画面播放与传输至外部设备播放的声音时间差,包括:
判断目标码流解码的声音信号与环境声音解码的声音信号是否为同一内容;
在为同一内容时,根据目标码流解码的声音信号与环境声音解码的声音信号播放的延时,计算出目标码流解码后的声音信号播放与该声音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并解码成声音信号播放的声音时间差T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目标码流解码的声音信号和采集的环境声音转化为波形图;
按照目标间隔时间分别从解码声音波形图和环境声音波形图中获取预设次数的振幅峰值后,对应组成解码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和环境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目标码流解码的声音信号与环境声音解码的声音信号是否为同一内容,包括:
将解码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中第一个振幅峰值与环境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中第一个振幅峰值进行对比;
若相等,则比较两个数组中第二个振幅峰值;
若不相等,则解码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中的第二个振幅峰值与环境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中第一个振幅峰值对比,直至从解码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中比对出与环境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中第一个振幅峰值相等的振幅峰值;
若解码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与环境声音信号波形振幅峰值数组连续相等的振幅峰值的数量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目标码流解码的声音信号与环境声音解码的声音信号为相同内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时间差,计算电视画面缓冲等待目标时间段,并调整电视图像信号输出延时,以达到声画同步包括:
根据目标码流中图像信号经过解码后在电视屏幕显示的耗时T1,目标码流中声音信号经过解码后播放的耗时T2,以及目标码流中声音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转化后播放与T2的时间差T3,计算图像信号缓冲时间Ts;
若T1<T2+T3,则Ts=T2+T3-T1,将图像信号缓冲Ts后播放;
若T1>T2+T3,则Ts=T1-T2-T3,将图像信号缓冲Ts后播放。
6.一种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析模块,用于将目标码流中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解码,提取解码的声音信号在目标时段内声音振幅峰值;
传输播放模块,用于将声音信号传输到外部设备中,并使用外部设备的播放功能进行播放;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声音,并提取目标时段内环境声音振幅峰值;
对比模块,用于将提取的解码声音振幅峰值与环境声音振幅峰值进行对比;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电视画面播放与传输至外部设备播放的声音时间差;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时间差控制电视图像信号延时输出,以达到声画同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视画面和外设声音同步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目标码流解码的声音信号与环境声音解码的声音信号是否为同一内容;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为同一内容时,根据目标码流解码的声音信号与环境声音解码的声音信号播放的延时,计算出目标码流解码后的声音信号播放与该声音信号传输至外部设备并解码成声音信号播放的声音时间差T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64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