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6332.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4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陆佳政;周特军;李波;熊蔚立;方针;吴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2 |
代理公司: | 43213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湘玲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滴 测试仪 细水雾 数据处理终端 喷头 喷射路径 输水管 水压 测量 参数测量系统 消防技术领域 部署 抗风性能 水压数据 送风装置 数据处理 截面处 源连接 水箱 另端 输水 测试 | ||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与输水管连接的喷头,输水管的另端经水压源连接水箱;在喷头的喷射路径上部署有至少两台同型号的第一测试仪,以测量不同截面处细水雾的雾滴直径和雾滴速度;各第一测试仪与数据处理终端连接,且数据处理终端还连接有一测试输水水压的第二测试仪;其中,喷头的喷射路径上还部署有送风装置。相应的测量方法包括数据处理终端执行下述步骤:通过第二测试仪测量输水管水压,并通过部署在喷射路径上的至少两台同型号的第一测试仪获取至少两个截面的细水雾雾滴直径和雾滴速度;根据水压数据及不同截面的细水雾雾滴直径和雾滴速度进行相应数据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及社会发展最重要和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更是地球生态平衡的保护者。但是,人类的失控活动及自然因素的影响,森林火灾发生频繁,且每次大森林火灾均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火灾对全球性气候、植被及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远远超过其直接经济损失。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抑制火灾方法的快速性、有效性和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抑制火灾的传统物理方法(诸如水喷淋技术)己无法满足这些要求。传统的化学方法(诸如气体灭火技术)对灭火人员有危害极大的窒息作用。而至今仍广泛应用的卤代烷系列则严重破坏大气臭氧层,使得许多行业对特殊灭火系统的需求更为迫切。
细水雾灭火技术具有无环境污染、不损耗臭氧层、无温室效应、灭火迅速、耗水量低、对失火对象破坏性小等一系列优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对于特殊的带电设备灭火而言,细水雾还有其特有的优点:不连续、绝缘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家标准《GB50898-2013细水雾灭火系统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液压室、配电室、油浸式变压器室等室内封闭场所采用的细水雾灭火系统的设计参数与水力计算方法等内容,采用顶端垂直向下自动喷淋的方法,不存在对灭火人员的安全威胁,细水雾由于重力的作用实现覆盖火焰灭火。但是对于野外的纯开放场所采用细水雾灭火时,火焰高温产生辐射,尤其是在扑救野外输电线路(220kV、500kV、1000kV等)附近山火时,输电线路在火焰高温、烟尘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放电击穿,对灭火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此可见,野外细水雾灭火对喷头的射程具有很高的要求,研究具有长射程、强效雾化功能的细水雾灭火喷头是实现带电、安全灭火的关键之一。然而,细水雾质量轻、受风影响大,同时受重力、风的侧向力、压力能转换为运动势能等众多因素影响,目前尚无可指导灭火喷头设计的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方法与系统。因此,亟需开展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及使用方法研究,揭示细水雾参数与风速、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对设计射程长、雾化性能好的喷头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及方法,为研究具有长射程、强效雾化功能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喷头提供指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系统,包括:
与输水管连接的喷头,所述输水管的另端经水压源连接水箱;
在所述喷头的喷射路径上部署有至少两台同型号的第一测试仪,以测量不同截面处细水雾的雾滴直径和雾滴速度;
各所述第一测试仪与数据处理终端连接,且所述数据处理终端还连接有一测试所述输水管水压的第二测试仪;
其中,所述喷头的喷射路径上还部署有送风装置。
与上述系统相对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细水雾抗风性能参数测量方法,数据处理终端执行下述步骤:
通过第二测试仪测量输水管水压,并通过部署在喷射路径上的至少两台同型号的第一测试仪获取至少两个截面的细水雾雾滴直径和雾滴速度;
根据水压数据及不同截面的细水雾雾滴直径和雾滴速度进行相应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防灾减灾中心;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6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