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双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5657.7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高睿;李俊;陆益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7/30 | 分类号: | B64D17/3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玮 |
地址: | 21002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双人 跳伞 携带 人员 背带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双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采用一体式设计,背带和背垫有机结合,背带采用圈腿式设计,利用肩部的丁字弹簧钩与主背带胸前的双头圆环连接,腰部采用丁字调结钩与主背带上的D型钢扣连接,可达到固定和调节作用。本发明结构紧凑,布局合理,能够满足国内空降人员双人跳伞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人伞上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双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国内,双人伞用于跳伞骨干人员携带初级或无经验的跳伞人员实施双人伞降作战或伞兵大负载伞降作战和训练。国外在双人跳伞方面已有一定发展,有先进的设计思想,也进行了大量的试跳和生产。而目前国内还没有双人降落伞,在双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这方面还是空白。外国人和亚洲人身高有所差异,国外的双人伞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不适合亚洲人使用,在参考有关国外双人伞携带人员背带系统论文和样件的同时,需要研制设计适合亚洲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使携带人员背挂舒适,同时与主背带配合恰当,穿脱迅速,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主要用于双人跳伞使用的降落伞,为解决双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双人跳伞时携带人员的背带系统,包括背带和背垫两部分;其中,
背垫背部的形状为方形,颈部为马鞍形,两长条形延伸至胸前,与背带上的主套带保护部缝合在一起,背垫背部缝有背带保护部,用于固定背带;主套带保护部包括主套带上保护部和主套带下保护部;
大圆环从不同方向连接着主套带主部、后腰带、连接带、调节扣固定带和腿带,从而形成了背带部分的左主套带、右主套带;
左主套带主部、右主套带主部上均缝有主套带上保护部、丁字弹簧钩、三角扣、胸带和圆环;主套带保护部分别与背垫的两长条形缝合在一起;丁字弹簧钩可与主背带上的双头圆环连接;三角扣在跳伞时与装具包连接;胸带用第一调节扣相连,圆环在跳伞时与氧气瓶连接;
左右两边的后腰带在背垫后部交叉,再由背带保护部与背垫缝合在一起;
左右两边的连接带的另一端装有丁字调节钩,可与主背带的腰带上的D型钢扣连接,起固定和调节作用;
左右腿带上缝有腿垫,腿带可与调节扣固定带一端的第二调节扣连接,形成腿圈,用来调节腿圈大小并快速脱卸;左右腿带上缝有腰带,在后侧用长方形调节扣相连,起腰部调节的作用。
所述主套带下保护部下部延伸出两条裆带垫。
所述背带的材料为44-2000A锦丝带。
所述背垫分为三层,两表层采用迷彩涤丝帆绸,内层采用10mm厚海绵。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1)安全可靠,有足够的强度。在使用过程中没有自行脱落和飞机各部位钩挂的可能。(2)受力分布合理、均匀、结构简单、重量轻。(3)背挂舒适,调节范围大,穿脱迅速、调节与使用方便。
(4)受力与跳伞姿态良好,确保人员能耐受高的开伞动载。(5)材料省、成本低、工艺性好、经济耐用及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带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背带系统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带系统中背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背带系统采用一体式设计,背带和背垫有机结合,使系统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满足国内空降人员双人跳伞的使用要求。
根据双人跳伞的特殊要求,该背带采用圈腿式设计,利用肩部的丁字弹簧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6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