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钻堵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4076.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少胡;毕圆圆;管锋;付小玲;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E21B21/00;E21B17/10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6 | 代理人: | 周宗扬 |
地址: | 4340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随钻堵漏工具 壳体总成 冲洗部件 密封件 工具技术领域 石油井下作业 循环洗井作业 地层条件 投球设备 完井过程 无线视频 内部孔 内通径 堵漏 减小 随钻 下端 钻柱 激活 | ||
1.一种随钻堵漏工具,包括总体密封件、冲洗部件和壳体总成,冲洗部件上固装有壳体总成;壳体总成的上端圆周上设置有总体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冲洗部件由部件本体(1)、执行器(2)、信号接收器(5)、内部孔阀(3)和端口阀门(4)构成;部件本体(1)为阶梯圆柱形,部件本体(1)内设置有阶梯状的通孔,通孔内装有内部孔阀(3),内部孔阀(3)的一侧设置有执行器(2),执行器(2)与内部孔阀(3)连接;内部孔阀(3)的上方通过弹簧(6)安装有端口阀门(4),端口阀门(4)圆周上均布有多个阀门旁通孔(7),与端口阀门(4)对应的部件本体(1)圆周上均布有多个部件旁通孔(8),阀门旁通孔(7)与部件旁通孔(8)数量相等,端口阀门(4)一侧的部件本体(1)上装有信号接收器(5),信号接收器(5)与执行器(2)电连接;端口阀门(4)顶部固装有节流环(9);所述的壳体总成为管状体,由一级壳体(10)、二级壳体(11)、三级壳体(12)、上扶正座(13)和下扶正座(14)构成,二级壳体(11)的上端通过上扶正座(13)固定安装有一级壳体(10),二级壳体(11)的下端通过下扶正座(14)固定安装有三级壳体(12),一级壳体(10)的圆周上均布有多个壳体通孔(15);壳体通孔(15)和部件旁通孔(8)呈错位设置,上扶正座(13)和下扶正座(14)分别为环状体,上扶正座(13)和下扶正座(14)的内孔直径不等,上扶正座(13)和下扶正座(14)不仅对冲洗部件起扶正作用,上扶正座(13)同时将冲洗部件与壳体总成之间封隔形成具有缓冲功能的、密闭的环空腔室(17);
其工作过程为:
1)、正常工作情况下,该随钻堵漏工具的内部孔阀(3)呈常开状态,钻进液通过部件本体(1)内的阶梯状通孔直接作用在钻具上,以进行正常的钻井作业;
2)、一旦出现井漏情况,地面通过RFID标签携带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器(5),信号接收器(5)通过执行器(2)控制内部孔阀(3)关闭,即可打压堵漏液;
3)、当高压堵漏液作用在节流环(9)上时,即可通过节流环(9)压迫端口阀门(4)下行,当端口阀门(4)下行压迫弹簧(6)至极限位置时,端口阀门(4)上的阀门旁通孔(7)正好与部件本体(1)上的部件旁通孔(8)吻合,堵漏液由此进入至环空腔室(17)内;
4)、由于壳体通孔(15)和部件旁通孔(8)呈错位设置,因此环空腔室(17)可对高压堵漏液形成一个缓冲,当环空腔室(17)内的高压堵漏液达到一定量时,通过壳体通孔(15)溢出并作用在井壁(19)上,从而完成堵漏作业,由此解决了现有堵漏工具由于结构原因,堵漏液直接喷射在井壁上,一定程度上对井壁造成了损毁,增加了堵漏难度的问题;
5)、堵漏作业完成后,地面通过RFID标签携带信号传输至信号接收器(5),信号接收器(5)通过执行器(2)控制内部孔阀(3)开启,端口阀门(4)复位即可进行正常钻井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未经长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407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无接箍隔水导管提升下放的吊装装置及吊装方法
- 下一篇:列车制动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