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电线路内嵌线圈的均压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1201.3 | 申请日: | 201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方春华;李景;张帅;周雨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吴思高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电 线路 线圈 均压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输电线路内嵌线圈的均压环,用于作为绝缘子闪络电压和泄漏电流实验的支撑件。
背景技术
输电导线遭受雷击时,邻近杆塔绝缘子串会发生闪络。雷电过电流经沿绝缘子串、杆塔泄放到大地。有必要对绝缘子在雷电、污闪、老化等工况下引起沿面闪络的泄漏电流进行分析和研究。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在线监测装置的线圈,是以额外增加的方式安装在绝缘子串上,这不仅使得线路整体外观发生了改变,也改变了绝缘子串两端的电场分布,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不可控的影响,使得这些装置不能在同一线路上大规模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内嵌线圈的均压环,在不改变线路外观,不影响电场畸变的前提下,能够为其它在线监测装置提供电流或电压激励。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电线路内嵌线圈的均压环,包括均压环本体、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所述均压环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所述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内嵌有第一硅钢片,第一硅钢片上紧密缠绕有第一线圈,第一线圈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插接头。所述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内嵌有第二硅钢片,第二硅钢片上紧密缠绕有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插接头。第一插接头、第二插接头吻合对接。所述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内设有绝缘填料体,绝缘填料体用于使得线圈、硅钢片与中空腔体绝缘。
所述第一插接头为孔式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为针式插接头。
所述第一插接头由8片薄硅钢片叠加而成,为4短4长方式排列,且与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的腔体平齐。
所述第二插接头由8片薄硅钢片叠加而成,为4短4长方式排列,且伸出在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的腔体外侧。
所述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上设置有线缆引出端,线缆引出端连接第一线圈。
所述线缆引出端为防水接头。
所述绝缘填料体为硅酸钙绝缘填料体,所述插接头通过硅酸钙绝缘填料体与所述半圆形连接板绝缘,并将插接头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所述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是均压环本体上突出一半圆形的环,此环内部挖空构成。
所述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上分别设有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螺栓穿过第一螺栓孔、第二螺栓孔将两块连接板连接起来。
该均压环安装在绝缘子串低压端处。
本发明一种输电线路内嵌线圈的均压环,优点在于:
(1)、感应线圈是直接安装在导线-绝缘子-杆塔这一放电通道上的,安装位置决定了这一设备对泄漏电流的采样可以准确可靠。
(2)、感应线圈是直接以可靠方式内嵌在均压环内,并不在外观上对现有输电线路做任何改变,采用本本发明装置并不会带来额外的运行维护成本。
(3)、作为泄漏电流采样的基础支撑装置,此装置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4)、本本发明装置的使用不会带来额外的电气距离校验,使用不会带来不可控的事故,不会对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伤害。
(5)、整个均压环结构合理、安装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均压环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输电线路内嵌线圈的均压环,包括均压环本体1、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2,所述均压环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3;
所述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3内嵌有第一硅钢片4,第一硅钢片4上紧密缠绕有第一线圈5,第一线圈5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一插接头7。所述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2内嵌有第二硅钢片,第二硅钢片上紧密缠绕有第二线圈,第二线圈两端分别连接两个第二插接头7’。第一插接头7、第二插接头7’吻合对接。
所述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3、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2内设有绝缘填料体6,绝缘填料体6用于使得线圈、硅钢片与中空腔体绝缘。
所述第一插接头7为孔式插接头;所述第二插接头7’为针式插接头。
所述第一插接头7’由8片薄硅钢片叠加而成,为4短4长方式排列,且与第一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3的腔体平齐。所述第二插接头7’由8片薄硅钢片叠加而成,为4短4长方式排列,且伸出在第二带中空腔体的半圆形连接板2的腔体外侧。使得两块连接板连接时能够紧密结合,不漏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