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8920.X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武;黄贤滨;邹兵;屈定荣;单广斌;马明;刘曦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F17D1/14;F17D3/01;F17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少辉 |
地址: | 26607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器 工艺介质出口 工艺介质入口 连通 分液罐 循环水出口 循环水入口 安全运行 工艺介质 管束泄漏 炼油化工装置 循环水水质 安全隐患 保证装置 并联安装 第一管道 使用寿命 循环水源 延长装置 运行成本 运行周期 重要技术 长周期 管道泵 冷器 漏水 内漏 恶化 保证 | ||
1.一种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冷器,其具有循环水入口、循环水出口、工艺介质入口以及工艺介质出口,所述循环水入口通过第一管道与循环水源连通,所述循环水出口通过第二管道与循环水源连通,所述工艺介质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工艺介质源连通,并且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第一阀;
管道泵,与所述第一阀并联安装;以及
分液罐,其具有工艺介质入口以及工艺介质出口,所述水冷器的工艺介质出口通过第四管道与分液罐的工艺介质入口连通,所述分液罐的工艺介质出口与工艺介质源连通,
其中,所述管道泵用于使得所述水冷器中循环水的压力大于工艺物料侧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的两端连接有与第一管道并联的第五管道,并且所述第五管道上安装有所述管道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泵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安装有第三阀和第四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泵的出口端连接有管道泵出口压力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上安装有第二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罐的底部排水管道设置有腐蚀探针。
7.一种应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而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管道泵,所述管道泵需要满足水冷器的流量要求并且管道泵的扬程需要使得水冷器中循环水的压力大于工艺物料侧的压力;
步骤二:根据所述管道泵的扬程计算得出管道泵的进、出口压力,从而选择管道泵进、出口管径;
步骤三:根据管道泵的进、出口管径,在第一阀的上游和下游带压开孔,并安装第三阀和第四阀;
步骤四:安装管道泵;
步骤五:管道泵安装、验收完成后,打开第三阀,启动管道泵,缓慢打开第四阀,注意观察管道泵出口压力表指示正常且没有大幅度波动,缓慢关闭第一阀,在第四阀全部打开、第一阀全部关闭后,管道泵的运行和流程的切换完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六:在所述分液罐的底部排水管道增设腐蚀探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中,按照SH/T3035-2007《石油化工工艺装置管径选择导则》的要求选择管道泵的进、出口管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维持内漏水冷器安全运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按照SY6554-2011《石油工业带压开孔作业安全规范》的要求在第一阀上游和下游带压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92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燃气体管路及其维修方法
- 下一篇:一种安装简便的LED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