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钢锭模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8555.2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谢春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市蓝天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杨冬 |
地址: | 617064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圆钢锭的圆钢锭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无缝钢管轧制的钢锭主要是圆波浪钢锭,波浪边数为17-27边,生产该种圆波浪钢锭的钢锭模的型腔截面呈圆波浪形,由于波峰和波谷之间容易形成裂纹,故,其型腔的尺寸精度直接影响圆波浪形钢锭表面的质量,对其型腔要求很高,制作麻烦。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出现了型腔截面呈圆形的钢锭模,如申请号为CN200710203228.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生产圆钢锭的钢锭模,包括带内腔的锭模,锭模上口处的锭模厚度小于下口处的锭模厚度,该圆钢锭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纵向裂纹的产生,但是,钢水浇注到型腔后,由于钢锭模散热有限,最外层的钢水冷却速度不够理想,无法快速形成激冷层,且形成的激冷层较薄,而较薄的激冷层承载能力有限,若钢水浇注过程中产生的静压力较大,容易使激冷层产生裂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利于散热的圆钢锭模,用以减少浇铸的圆钢锭的表面裂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钢锭模,包括带型腔的模体,所述模体包括上端面、下端面、外侧壁和内侧壁;在模体的外侧壁设有多个气孔,多个气孔位于模体下口处,且沿模体周向均布;在模体上还设有与气孔等量的位于外侧壁和内侧壁之间的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由下端面延伸至上端面;所述散热通道与气孔一一对应相连通。
进一步的,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鼓风机和进气主管;所述进气主管一端与鼓风机的出气口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气孔等量的进气支管;所述进气支管一一对应安装于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排气主管、气罐和连接管;所述排气主管一端与气罐相连,另一端连接有与散热通道等量的出气支管,所述出气支管一一对应安装于散热通道的上端口;所述鼓风机的进气口通过连接管与气罐相连;在连接管上还设有第一制冷器。
进一步的,在进气主管上设有第二制冷器。
进一步的,由下端面至上端面方向,所述散热通道的断面逐渐增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圆钢锭模,当钢水浇注到模体的型腔时,大部分热量通过模体的内侧壁向外扩散,进入到散热通道,在散热通道内的热量部分沿着散热通道向上由上端面排出,部分通过外侧壁扩散,部分通过散热通道向下由气孔排出,使热量通过多条路径排出,加快了型腔内的外层钢水的散热速度,有利于外层的钢水快速冷却形成激冷层,外层钢水的散热速度得到提高,有利于内层钢水的热量快速向外层钢水传递,从而加快了内层钢水的散热速度,进而提高了激冷层的厚度,较厚的激冷层更有利于承受钢水浇注时产生的静压力,从而更有利于减少钢锭的表面裂纹,提高了钢锭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中,模体1、上端面11、下端面12、外侧壁13、内侧壁14、气孔2、散热通道3、冷却系统4、鼓风机41、进气主管42、进气支管43、排气主管44、出气支管45、气罐46、连接管47、第一制冷器48、第二制冷器4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圆钢锭模,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带型腔的模体1,所述模体1包括上端面11、下端面12、外侧壁13和内侧壁14;在模体1的外侧壁13设有多个气孔2,多个气孔2位于模体1下口处,且沿模体1周向均布;在模体1上还设有与气孔2等量的位于外侧壁13和内侧壁14之间的散热通道3,所述散热通道3由下端面12延伸至上端面11;所述散热通道3与气孔2一一对应相连通。
该圆钢锭模,当钢水浇注到模体1的型腔时,大部分热量通过模体1的内侧壁14向外扩散,进入到散热通道3,在散热通道3内的热量部分沿着散热通道3向上由上端面11排出,部分通过外侧壁13扩散,部分通过散热通道3向下由气孔2排出,使热量通过多条路径排出,加快了型腔内的外层钢水的散热速度,有利于外层的钢水快速冷却形成激冷层,外层钢水的散热速度得到提高,有利于内层钢水的热量快速向外层钢水传递,从而加快了内层钢水的散热速度,进而提高了激冷层的厚度,较厚的激冷层更有利于承受钢水浇注时产生的静压力,从而更有利于减少钢锭的表面裂纹,提高了钢锭的表面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市蓝天锻造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市蓝天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5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