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力机增能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8140.5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4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刚;巴剑铭;程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1/04 | 分类号: | F03D1/04;H02S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机 增能器 风力机叶轮 轮毂 叶片 风力发电机 风力机叶片 空气动力学 传动系统 风轮转轴 起动风速 气动干扰 区域气流 使用寿命 速度分布 支撑结构 导流板 外力矩 风轮 收缩 转动 干涉 上游 风力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的基于空气动力学的风力增能器(1),包括风力机前方设置的具有流线型剖面的导流板(3)及其支撑结构(2)。基于不同的风力机轮毂高度和叶片长度,在保证不干涉风力机叶片转动和不产生有害气动干扰的情况下,在风力机前方附近设置合适尺寸的风力机增能器(1),通过在风力机叶轮上游处形成一个收缩的通道,提高了风力机叶轮区域气流的平均速度,使速度分布更加均匀,由此提高了风力机的效率,降低了风力机起动风速,改善了风轮运行的稳定性,降低了风轮转轴受到的外力矩,提高了叶片、轮毂和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机增能器。
技术背景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
由于大气的地面附面层的存在,地面附近风速接近于零,气流的速度到一定高度才能达到较高水平,这使得通过风力机叶轮的气流速度有不可忽视的损失。且由于大气附面层存在着较大的速度梯度,使得风力机风轮在运行过程中承受周期性的不均匀载荷,这将导致风力机叶片受到周期性疲劳损伤,风力机机械传动结构的磨损加大。改善风力机叶轮前方气流的速度分布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另一方面,迄今为止,大量的投资被投放到了叶片设计、塔架设计和发动机设计等上面,对于进入风力机的气流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风力机增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板,其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风力机的叶片的前方,用于改变气流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上述的风力机增能器进一步包括: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导流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方面,上述的风力机增能器的特征在于:
导流板的高度低于叶片的尖部在转动过程中的最低点,
导流板具有流线型剖面,能够使气流平滑流动,不产生分离,从而保证在不损耗气流能量的情况下提高气流的平均速度,改善气流的速度分布,使气流更加集中于风轮扫掠区域,使风速沿风轮高度方向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机增能器的原理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机增能器的配置结构;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机增能器在单个风力机的场合下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机增能器在多个排列式风力机的场合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风力增能器;2:支撑结构;3: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涉及针对进入风力机的气流进行的优化,另一方面则提供了改善风力机叶轮前方气流的速度分布的解决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力机增能器,作为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改变风力机风轮前方气流状态的工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风力机增能器的结构和配置如图2所示,其中,风力机增能器包括导流板3和支撑结构2。其中,支撑结构2支撑着导流板3。导流板3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在风力机叶片的气流上游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风力机增能器1的原理如图1所示。风力机增能器1在风力机前方形成一个收缩通道,基于低速空气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这将使风力机叶轮区域的空气流量增大,平均速度提高;同时,通过大幅提高底部风速,少量提高顶部风速,使速度分布更加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81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浪发电设备
- 下一篇: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