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心梗的药物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5518.6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9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咸丰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丰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6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心梗的的药物。
背景技术
心梗主要由心界扩大,心率快,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奔马律,多在2~3天有心包摩擦音。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可有各种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可有与心律失常、休克或心衰相关的其它体征。发生心梗的患者临床常有剧烈胸痛,持续时间长,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能使之缓解,伴有恐惧感、濒死感、窒息感及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表现,可有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西药多治疗症状,不能有效治疗该病,而利用中草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
本发明用于治疗心梗护理的药物,针对心梗病因病机,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行血消肿,活血散瘀,散结通络为治则,达到散寒温阳,通脉止痛,治疗心梗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上的问题,特提供了一种效果明显、疗程较短的治疗心梗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制成该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其重量配比为:枳壳6g,竹茹13g,橘红6g,法半夏13g,党参24g,茯苓16g,白术11g,五爪龙28g,炙甘草6g,丹参16g,三七末3g。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发明用于治疗心梗的药物,选择天然药物,针对心梗病因病机,各味药材各具其效,互相协调,方中党参扶正补气,丹参活血化瘀,橘红开胸通气竹茹宁心除烦,枳壳宽中,党参豁痰通瘀。上述诸味药物共用,相互协同相得益彰,共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疏风、通经活血、行血消肿、活血散瘀、散结通络之效,达到散寒温阳,通脉止痛,治疗心梗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治疗心梗的的药物,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中药成分:枳壳6g,竹茹13g,橘红6g,法半夏13g,党参24g,茯苓16g,白术11g,五爪龙28g,炙甘草6g,丹参16g,三七末3g。
水煎服:每天1剂,7剂为一疗程,需要用药2-6疗程。
以下通过实用例来阐明本发明所述用于心梗护理的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
1、临床资料
50例心梗患者,患者平均年龄45±20岁(25~65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的心梗诊断标准,全部诊断为心梗患者。
50例心梗患者全部有胸痛,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等症状。
疗效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心肌检测正常;
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患者心律整齐,无疼痛感;
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减轻、症状加重,判定为无效。
3、治疗结果
50例心梗患者治疗3~4疗程后,治愈38例,治疗显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
典型案例:
于某,男性,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出汗、头昏,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未予重视,后因急性心梗住院治疗,并在外院行支架植入术,术后规律服药,胸闷偶有发作;半月前因食用不洁食物后出现胸闷,位于心前区,无明显放射性疼痛,伴腹泻,为稀水样便,约10余次,呕吐,为胃内容物,约4次,立刻送入我院急诊科,急性心梗不能排外后转入院,冠脉造影示:LM:正常;LAD:近段及D1近段支架内完全闭塞;LCX:中段狭窄约75%;RCA:近中段完全闭塞,术中开通闭塞支架,在LAD近中段植入支架2枚,手术顺利,病情好转后出院。出院后中药治疗,服用本发明配方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第二诊:疼痛略感减轻,继服12剂,三诊:疼痛基本解除,之后,为巩固治疗效果,嘱继续服用12剂。随访1年,一切正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丰艳,未经咸丰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55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