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负摩阻力的履带钢管桩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4849.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62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华;庄超;颉永斌;孙国栋;刘国盛;董旭光;王雪浪;张明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2D5/38;E02D7/18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小 阻力 履带 钢管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减小负摩阻力的履带钢管桩,包括桩体(1)、齿轮轴(2)、T型钢梁(3)和钢性履带(4),其特征在于:圆形钢管(5)内浇筑混凝土构成桩体(1);齿轮轴(2)中间带有单向转动齿轮(6),两端带有单向转动滑轮(7);T型钢梁(3)腹板环向等间距焊接于桩体(1)外侧,齿轮轴(2)对称焊接于T型钢梁(3)腹板两侧,并沿腹板纵向等间距布置;钢性履带(4)由履带板(8)和履带销(9)组成,履带板(8)两端带孔,通过履带销(9)连接形成钢性履带(4),钢性履带(4)啮合于齿轮轴(2)上的单向转动齿轮(6),并与齿轮轴(2)上两端的单向转动滑轮(7)贴合,履带销(9)闭合钢性履带(4)形成履带钢管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的履带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钢梁(3)沿桩体(1)环向等间距焊接8-12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的履带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转动齿轮(6)为直齿圆柱形齿轮,厚3-6cm,外侧直径为5-8cm,与钢性履带(4)紧密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的履带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转动滑轮(7)为圆形,直径与单向转动齿轮(6)相同,位于齿轮轴(2)两端,厚度为3-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负摩阻力的履带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履带板(8)的宽度为3-5cm,长度为4-6cm,厚度为0.6-1cm,履带板(8)一侧设有两个销孔,并沿宽度方向分布两端,另一侧仅在中间位置设置一个销孔,且销孔与履带销(9)相配套。
6.一种减小负摩阻力的履带钢管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桩体(1)中性点的位置,圆形钢管(5)的直径和壁厚,T型钢梁(3)的数目及规格,预制齿轮轴(2)及钢性履带(4);
(2)在圆形钢管(5)内侧浇筑混凝土,外侧中性点以上环向等间距焊接T型钢梁(3),将预制好的齿轮轴(2)对称焊接于T型钢梁(3)腹板两侧,并沿腹板纵向等间距布置;
(3)预制好的钢性履带(4)啮合于齿轮轴(2)的单向转动齿轮(6)上,并与齿轮轴(2)上两端的单向转动滑轮(7)贴合,通过履带销(9)闭合钢性履带(4)构成履带钢管桩;
(4)平整场地,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位并打孔;
(5)启动振动打桩机的振动锤向下振动,使履带钢管桩沉入地基土中;
(6)重复上述步骤(5)直至完成所有桩体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48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放大倍数的场效应管驱动电路
- 下一篇:芯片复位电路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