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联电梯系统及其故障救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3631.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茅顺;潘鹏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王江富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联电梯 相邻组 轿厢 故障救援 逃生门 救援 救援效率 土建布置 系统维护 依次设置 台轿厢 侧壁 井道 电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电梯系统,多组双联电梯依次设置在井道内,并在各组双联电梯的轿厢特定侧壁开设逃生门,相邻组双联电梯的轿厢可以通过逃生门进行对接,互为救援电梯,能实现相邻组双联电梯对应轿厢之间的对接救援,土建布置简单,系统维护方便;由于相邻组双联电梯的两侧四台轿厢同时对接,救援效率大大提高。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种双联电梯系统的故障救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双联电梯系统及其故障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双联电梯,是指由通过曳引绳等连接到彼此,同时运动且运行方向相反的两个轿厢所组成的电梯系统。
目前,关于双联电梯的专利主要集中在轿厢平层调整、电梯布置等方面。由于轿厢负载不同引起悬挂绳伸长量差异,需进行调整,实现两个联动轿厢的精确平层。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628066A的“电梯装置”中,提出多种调整方式,如轿厢上部悬挂绳作用部分长度调整、轿厢和轿架相对位置调整等,通过这些方式,可实现两个轿厢的精确平层。双联电梯两个轿厢互为对重,受限于轿厢尺寸,无法按传统电梯布置。在中国专利CN201210252625.8“一种电梯装置”,提出双联轿厢在单个井道并排排布或在两个井道对角排布的布置方式。上述专利虽然考虑了双联轿厢调整或布置时的一些问题,但未关注这种电梯的实际使用场合。
与传统电梯相比,双联电梯在停层少、轿厢负载率大的场合较有优势,如高层观景台、游乐场等。在这种场合下,相邻层站的距离极有可能超过11m,而按照《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7588.1-201X)条款5.2.3.1的相关要求,当相邻两层门地坎之间的距离大于11m时,需配置层站侧安全门或轿壁逃生门。而由于使用场合本身的限制,层站侧安全门不方便布置,所以在设计双联电梯时,需要配置侧壁逃生门。
由于双联电梯对土建有特殊要求,若以两台传统单梯作为双联电梯两个轿厢的救援梯,布置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实现相邻组双联电梯对应轿厢之间的对接救援,土建布置简单,系统维护方便,救援效率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双联电梯系统,每组双联电梯包括彼此连接同时运动且运行方向相反的两个轿厢;井道内设置有N组双联电梯,N为大于1的整数;
当同组双联电梯的两个轿厢左右设置时:
所述N组双联电梯依次前后邻接设置在井道内;
最前方的一组双联电梯的两个轿厢的前侧壁设轿厢门,后侧壁设逃生门;
最后方的一组双联电梯的两个轿厢的后侧壁设轿厢门,前侧壁设逃生门;
中间各组双联电梯的左方轿厢的左侧壁设轿厢门,前侧壁及后侧壁均设逃生门;
中间各组双联电梯的右方轿厢的右侧壁设轿厢门,前侧壁及后侧壁均设逃生门;
各组双联电梯的左方轿厢逃生门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一致,右方轿厢逃生门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一致;
当同组双联电梯的两个轿厢前后设置时:
所述N组双联电梯依次左右邻接设置在井道内;
各组双联电梯的前方轿厢的前侧壁设轿厢门,后方轿厢的后侧壁设轿厢门;
最左方的一组双联电梯的两个轿厢的右侧壁设逃生门;
最右方的一组双联电梯的两个轿厢的左侧壁设逃生门;
中间各组双联电梯的两个轿厢的左侧壁及右侧壁均设逃生门;
各组双联电梯的前方轿厢逃生门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后方轿厢逃生门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
较佳的,所述逃生门位于所在侧壁的端部位置或中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36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楼道电梯的站立平台式可收展称重运载装置
- 下一篇:安全防护电梯轿厢